记者:你是学物理的,当时考研怎么选跟化学有关的?
杨学明:我中学时特喜欢化学,因为我有位很好的化学老师。
记者:引导你研究的动机,探索自然科学的动机是什么?
杨学明:兴趣。我是觉得作研究很有意思。
记者:具体怎么讲?
杨学明:就是感兴趣,觉得这个方向有很多尚未解决的课题,我也许可以作一点贡献。
记者:作为科学家,你对世俗的生活会逃避吗?
杨学明:那倒不会,但是我觉得要尽量简化。我是作研究的,要用研究工作说话。
记者:我刚得到一个消息,你获得了今年全国科协的周光召奖(杰出青年基础研究奖)。祝贺你!
杨学明:不过这个奖要到明日(9月17日)才公布,没公布之前不算吧。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很幸运。
记者:作为实验科学家,你想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杨学明:发明更好的科学仪器,研究我感兴趣的重要科学问题。
记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封面的势能图很漂亮。
杨学明:是啊,那是我们实验测得的反应产物的散射图像,是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来的图像。
记者:周围一圈圈分别代表什么?
杨学明:每个圈代表了(HF)所处的不同的量子态的产物,不同颜色代表产物的多少(反应截面大小)。
记者:真奇妙。科学家就像是艺术家,描绘的是更为神秘的图画。
杨学明:呵呵,科学与艺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创造性思维,科学和艺术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科学和艺术都需要美的存在,美在科学中也非常重要。
记者:这个实验的图形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杨学明:非常之美,内涵丰富。
记者:能说说其中丰富的内涵吗?
杨学明:说个大概吧,就是处于不同量子态的产物在空间的分布是非常不同的。
杨学明说,他的研究将对保护大气层提供基础性数据。
链接
“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立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考虑到保护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紧迫性,决定并宣布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国际社会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都能在国家水平上,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什么是臭氧层
平流层的位置大约在离地10~50公里处,但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离地面大约25~30公里的平流层中,称为“臭氧层”。名虽为层,但实际上臭氧分布各地并不均匀,而且大气中臭氧的总含量非常少,尚不到1ppm(浓度单位,百万分之一)。这极薄的一层臭氧,对于地球上的生命非常重要,因为臭氧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将这些波长很短,而且有致命危险的辐射线,转换成热能,只有极少量能到达地表。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增加患皮肤癌、白内障的几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此外,紫外线对于农作物,甚至海洋生态系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然而这层重要的臭氧已经受到严重破坏,而且情形一年比一年恶化。
臭氧空洞的发现
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自从发现以后逐年扩大,1998年9月空洞的面积达到2600万~2700万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9月,臭氧空洞的面积达到了创纪录的2700万~2800万平方公里,其面积超过欧洲大陆的两倍以上。现在已发展到一些南半球国家的上空。比如智利南部有个城市叫作“蒙塔市”,这个城市有个别称叫“死城”。原因就是其上空的臭氧层遭到破坏,人们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活动,使人们失去了享受阳光的自由。白天,大街上是几乎见不到人的,故称为“死城”。有的国家和地区(如智利)已颁布法令、法规,禁止人们在中午太阳紫外线最强烈的时候外出活动,以防紫外线的侵害。
除此之外,1987年德国科学家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另一个臭氧空洞,它出现在每年2月份,其面积相当于南极臭氧空洞的1/3左右,而且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北极“臭氧空洞”更接近大多数人类生活区,而白种人皮肤更易受紫外线辐射的侵害,因此这一发现即刻引起了欧美发达国家公众的强烈反响。美国等国家已开始实验发布紫外线辐射指数,以提高人们在从事户外活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对我国上空臭氧分布的观察和分析中发现,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空,每年从6~10月份也存在着一个面积很大的相对周围地区臭氧浓度较低的区域。如果得不到控制的话,很可能出现地球上的第三个“臭氧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