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杭州市召开“城中村”改造暨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努力实现拆迁安置房“房等人”目标,让广大拆迁安置户住上称心如意的好房子。“城中村”改造再一次成为焦点。
城中村,是指在主城区范围内、已实施撤村建居的地区中,农居相对集中、基础设施薄弱、住宅布局无序、生活环境较差、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且无法安排建设多层农居点的区块。1998年,杭州启动了第一批撤村建居工作;为了改善“城中村”现状,于2003年启动了“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
11年来,杭州的“城中村”,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亮点回闪——
从城中村到住宅新亮点
走进三新家园东区住户老倪的家,让人眼前一亮——120平方米的房子,室内窗明几净,客厅40英寸的液晶彩电显示着主人生活的优裕。根据相关规定,老少三代同堂的倪家分到了总共300平方米的公寓,其中120平方米的大套一家五口人居住,剩下三套各60平方米的小套出租,退休的老两口,每个月仅租金就能收进5000多元。
三新家园所在的四季青街道三叉社区,曾经是菜园密布、道路崎岖、房屋老旧,是杭城典型的“城中村”;如今,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商厦林立。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总投资4.6亿元、由38幢多层和15幢小高层组成的三新家园拔地而起,小区绿化面积达到31%以上,通讯系统、有线电视、智能化网络、电子门可视保安系统、空气和噪音控制系统等现代设施应有尽有;服务中心、活动室、健身园、学校、超市,一应俱全;地面、地下两个停车库,7200平方米的自行车车位,满足了不同住户的需求,居民们的舒适感、安全感油然而生,他们对新型美观、现代前卫的新农居社区接受度也不断攀升。
抢抓钱江新城建设和撤村建居的机遇,三叉人围绕新城招大商,整合资源招新商,发挥优势招富商,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三产业已成为社区的主导产业,三新集团已引进了一大批业态新、规模大、投资多、名气响、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都市型经济项目,把社区的第三产业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快、更稳、更强的档次。2007年,三叉社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全年可使用资金6488.8万元,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富裕社区。
新闻纵深——
“城中村”改造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三叉社区“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城中村”是“都市里的村庄”,是与“生活品质之城”落差最大的一块“短板”。“城中村”改造,是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突破口,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破口。
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首先必须接长“城中村”这块“短板”。
然而,没有接触过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内容的人,不会知道其中难度:
这项工作,涉及村民身份转换、撤销行政村建制、成立社区居委会、土地征购、农转居多层公寓规划建设、10%留用地、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各项政策的制定、完善、兑现等。
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思想,在农村向社区的转变的同时,积极帮助农民向企业员工、自主创业者转变,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大都市生活中,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一心一意为群众造福,高标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服务工程”,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建立完善了帮扶救助机制,解除了农转居市民的后顾之忧,让百姓安居乐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进了一大批业态新、规模大、投资多、名气响、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都市型经济项目,实现村级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三史一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八创八比”文明楼道创建活动,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居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中,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近年来,杭州的城市经营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型社区建设,在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城中村改造和农转居高层公寓的规划标准;坚持整体推进;加强引导、抓好拆迁;加快项目进度;注重提高农转居公寓品质;用好一村一方案、大项目带动、区属用地、10%留用地等政策;注重加强社区管理,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型;同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建设;加强领导,加快审批,完善考核,使原来脏乱无序,设施简陋的“城中村”,迅速变为现代化大都市中的新亮点,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征迁中拆迁的陈根生说,原来我一直反对住高层公寓,认为住高层肯定吃亏的,可看到造在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里的拆迁安置房,离市民公园和市民中心那么近,更重要的是一家三口分到两套房子,比居民还居民了。现实的典型使农民看到了实惠、转变了观念。现在,广大农民对建高层公寓的接受度不断攀升,一些未撤村建居的村也主动要求提前建设高层农居。
除了三叉社区,西湖区的象山农居、蒋村花园,高新区(滨江)的火炬小区,上城区的望江地区,下城区的西文重机区块、拱墅的庆隆地块等都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新亮点。“城中村”改造,已经在杭州这座城市破茧成蝶。
延伸阅读——
“城中村”可以像“春江花月”一样美
3个多月前,西湖区文新街道与绿城房产集团签署“城中村”改造项目代建协议。预计4至5年内,西湖区所有“城中村”的改造都能完成,其中骆家庄村的改造将于今年年底前最先开始。
西湖区有关负责人透露,在政府平时的调研中,一些农民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来,希望由绿城来做这里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而政府也希望选择品牌开发商,让骆家庄、五联村成为杭州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典范。
“城中村”改造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像五联村、骆家庄村这些被新住宅小区群落包围的村庄,改善配套难、利益多样化、历史遗留问题多,常常阻碍改造的顺利进行。引入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参与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是目前杭州开始尝试的新模式。一方面,对政府来说,改造项目的顺利展开需要更多规划、设计、营造质量等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前期成本昂贵让“城中村”改造项目变成一块“鸡肋”,利润单薄,政企合作让企业脱离繁复的前期工作和资金、市场的压力,发挥设计、工程质量的优势。
事实上,这不是绿城第一次参与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去年杭州江干区彭埠镇改造中就有10万平方米的代建项目是绿城建的,到今年年底这个项目就可以竣工了。而按照江干区与绿城集团签订的框架协议,在江干区的旧城改造中绿城约有70万平方米的工程量,这些“城中村”改造项目将比照绿城商品房小区的标准来建设。
据介绍,五联村、骆家庄村的住宅外观、车库配比、小区景观都将比照“春江花月”的标准建设。而协议约定,五联村、骆家庄村“城中村”改造的拆迁政策、安置用房方案、蓝图都将进行现场公告,告知每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