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核桃开竿以来,距离临安市昌化镇七里之地的联盟村,每天从大清早至夜半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每天从这里进进出出的大货车少说也有几百辆,“突突突”机器的轰鸣声中,混杂着南来北往的方言。
联盟村现有人口1700余人,由于依山地薄,村里的经济作物少得可怜,在以往的很长一段岁月里,村民人均年收入最高仅八千余元。村里大部分村民是靠着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再后来,沿路而居的村民们纷纷改行做起了修车、补胎的生意。虽说生计有所改善,毕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很难有稳定的收入。
就在村民们为生计所困时,村民余洪发却冒出了利用紧邻公路的区位优势做山核桃初加工业务。做山核桃生意已有十五年的老余,以往从各地收来的山核桃要忙着到处找加工厂(从树上打下来的山核桃,壳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厚厚的青皮(蒲),需要找机器去蒲,晒干,方能炒制),找到了还得排队等上老半天。造了新房后,他就计划着在自家门口办个加工点,既帮上自己的生意,还能给别人加工赚取加工费。
开机后第一年,短短半个月中,他就靠加工挣钱了不少钱,村里的邻居们见有利可图,也跟着做起了山核桃初加工。原本将场地租给老余用的邻居也开始自立门户。如今前前后后村里60%的村民都加入了山核桃初加工行列。这个村级加工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在临安当地已有不殊的知名度。
如今在这里几乎每家门前都摆着一到两台山核桃脱壳机,一刻不停地轰隆隆工作着。农用车、货运车在门口密密匝匝地排成了一溜,运入的、装出的时刻不停地流动着。地上则是一堆堆已经脱下的山核桃壳,一袋袋等待脱壳的山核桃堆积如山。脱壳的、捞子的、挑子的、装运的,忙而不乱。据村民何云富说从山核桃开竿开始他们这些加工户都是24小时连轴转的,每天都至少要加工10万斤,整个市场的流量达到了数千吨。
昌化镇的山核桃产量占了两昌地区山核桃主产区产量的10%都不到。但是如今临安的山核桃产区,甚至包括周边的淳安、宁国等山核桃产区山核桃初加工量的90%,都集中到了联盟村这个新兴的山核桃初加工集中点。
积聚效应加上便利的交通,联盟村的山核桃初加工势头是越来越红火。一台脱壳机器一天能脱两万斤左右的壳,脱一万斤就能获利五百元,两台机器一天的收入就是两千元。仅此一项,联盟村村民这半月的时间,少的也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多的更是达到了三万余元。初加工不仅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同时也给山核桃产区的林农和山核桃返销户都带去了极大的便利。
如今,联盟村的山核桃收购行情起伏已成了临安山核桃收购价格的一张晴雨表,几乎所有的山核桃收购商下手前,都会到这里转转,一方面了解市场行情,同时也选购自己中意的货品。“自己上门挨家挨户收,价格是可以低点,但是不方便,到这里四处看一下就能买上自己中意的山核桃,挺方便的。”来自嘉兴的吴女士对记者说。
随着联盟村初加工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商户从各地集聚到此地,有的村民也从过去单纯的初加工,逐渐走向深加工一条龙服务。“我们计划扩大现有的市场,发展更多有条件的村民加入这个生产链中。”联盟村村委会主任余晓南畅想着联盟村的未来。
随着山核桃市场竞争格局的渐变,为山核桃种植户寻求新的致富门路,已势在必行。做大做强山核桃产业的“一产”与“三产”,无疑将是临安力拓本土山核桃品牌的必然追求。联盟村的蜕变,无疑也是临安做大山核桃产业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