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祥号码的追捧心理,使得近两年出现了一种叫“号虫”的群体,他们大量收集手机靓号,然后囤积、炒作。瑞安一个尾数9个8的号码,曾开出了298万的天价。
“号虫”收购靓号的手法分为两种:价格低的,从机主那里买来,再转手交易;价格高的,先和机主谈好价格,找到买家后,再从中赚中介费。
利润是可观的,可愁就愁在哪有那么多靓号呢?
乐清有两个“号虫”,为此不惜铤而走险。
倪某曾在网上卖过手机靓号,赚了五六万块钱。狄某在手机卖场工作过,懂得手机号操作平台的用法。
两人一拍即合,今年6月,狄某从乐清一手机大卖场员工那里,骗取了移动手机号操作平台的密码。有了这个密码,就可以给任意的手机号过户了。
他们看中了尾数为“55555”、“666”和“777”的号码,过户到自己名下。然后拿着身份证到移动营业厅,说自己手机SIM卡丢了,要求补卡。
3个手机靓号就这么轻易地到手了。倪某当即挂到网上出售。
“55555”被当地的年轻老板余某购得,成交价3.5万元。余老板这么舍得花钱,是想作为礼物送给客户,或给自己公司留着用。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个月后,中国移动乐清分公司接到3起用户投诉,反映他们的号码在停机保号期间,无端变成别人的了。
警方介入调查后,很快就把狄某和倪某给揪了出来。目前,他们已被依法刑拘。3个手机号物归原主,余老板也拿回了自己的钱。
浙南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一来认为,偷来手机号且成功卖出的,因为取得了实际的利益,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额就构成了盗窃罪。3.5万元的非法所得是量刑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