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孩子再看看这座老桥。 杜正钢 陶玉其 摄
浙江在线09月22日讯
半山桥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在半山镇,所以半山镇的人称它“半山桥”;又因为它是半山第一座水泥桥,也被称为“洋桥”。
半山桥横跨上塘河,不算引桥桥长15米,5米宽。它不在风景区,没有优美的传说,没有百年的历史,只是一座普通的公路桥,可半山桥有的是人气。
昨天上午,这座桥边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在桥边拍照留念。因为配合石桥路改造工程,半山桥要拆除了。
携家带口来拍照
依依惜别半山桥
中午十一点,记者赶到半山桥边,两台巨大的挖土机从上塘河的两岸分别敲击桥身,桥栏和桥面已经成了一堆碎石。小桥东面的公路桥上,站满了半山镇的市民,不少人拿着相机手机,以正在消失的半山桥为背景拍照。
从小就生活在半山镇的倪爱仁先生,从年初半山桥封桥开始,就天天关注施工情况,等着两个推土机在桥边碰了头,他赶快过来拍个照。他早上8点就过来了,和他一样来留念的人一直没有断过,一拨一拨至少有三四百人,很多是一家人一起来的。
57岁的蔡艳荣师傅,带着老婆和孙女一起来拍照,他说:“这个桥我从小走到大,我妈妈抱着我走过,我拉着老婆的手走过,又抱着儿子、孙子走过,现在要拆了,一定要留个念想。”
住在北景园的陆静仪,正好回半山的父母家,路过的时候也停下来掏出手机拍照,她看着拍好的照片说:“像素太低,半山桥的样子有些糊,一会拿个好点的相机,把老人也带来重拍。”
桥边的回忆
那么多那么美
一座普通的水泥单孔桥,为什么能留住那么多人的脚步,进入数百市民的镜头?在桥上拍照的市民,一边拍着照,一边互相聊天说起了关于半山桥的回忆。
倪爱仁说:“半山桥第一次修在1956年,是木头桥.后来半山要通公交车了,1968年重新修了这座水泥桥,正好40年。当时从半山进杭州,一定要打这座桥上走。”他笑着回忆,以前进城不容易,说好7点进城,4点就睡不着了,天蒙蒙亮就在桥上和小伙伴一起等12路公交车,8分钱从半山桥到龙翔桥。
“这条上塘河养了半山人,这个桥以前是我们生活的中心。”一位骑着车的老师傅说:“以前,河水很清,打鱼、摸螺蛳的人很多,孩子在河里游泳洗澡,大人就在桥边淘米,桥边是一排老街,有着廊檐,卖杂货、小吃,是半山最繁华的地方。而二月初八的‘桑秧会’,三月初三的‘蚕花节’半山最热闹的庙会就在桥边。”
另一位阿姨则说:“夏天洋桥上都是乘风凉的人,年轻人约会也是在这里碰头的。那个时候父母一听要到洋桥去荡荡,心里肯定猜,小孩子在谈朋友了。”话音刚落,旁边的人都笑了。
未来半山桥
一座变四座
在杭钢工作的张小强说:“从小在桥边玩到大的,桥要拆了,真舍不得。虽然桥不是古迹,但是能留下来多好,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桥上散散步,讲讲小时候的故事。”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记者从石桥路改造工程项目指挥部了解到,未来秋石高架建好后半山桥正好处于交通要道,现在桥的承载力远远不够,必须拆了重建。未来半山桥,不仅变宽,而且在桥西面还要再建3座水泥桥,连接半山和市中心。
“我小时侯在码头坐船到艮山门要一个小时多,后来公交车是半个小时多。以后走高架可能只需十几分钟。这么想想也挺好,社会在进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蔡艳荣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