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建设单位还挖掘了“两纵三横”沿线的多个历史碎片,比如杭师大的“师缘慕芳”、电视机厂的“品行天下”、行知小学的“知行合一”、杭十三中的“桃李风华”、文一路上的“白荡烟村”等,都有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建设部门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两纵三横”沿线重点文化景观的深化调整,能够进一步凸现城市的浓郁文化氛围,提升杭州西部的文化品位。
人行道抬高到12厘米
听说这次“两纵三横”整治把人行道抬高了,记者就拿了把尺子专门量了量,果然,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落差都在12厘米左右。西湖区建设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行人少受非机动车的干扰,另外,也减少机动车爬上人行道违法停车的现象(这样的高度,一般的汽车很难爬上来)。
骑车在路上更阴凉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次整治完毕后,每条路上的绿化树种都有些不同,体现了每条马路的独特风貌。比如文一路主要树种是梧桐,教工路的主要树种是香樟。工作人员说,选择这两个树种,主要是考虑它们的树冠很大,在夏天可以为路人带来清凉。
这次文一路腾出来的绿化隔离带有三块:中央隔离带和两侧的机非(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带。其中种植大型乔木的为两侧的机非隔离带,中间隔离带则配上相对较低的灌木,种植白玉兰、黄杨球之类的植物。
而教工路东幅,原本就种了很多香樟树,因此这次教工路的绿化改造将基本保持原有特色——以香樟为主。另外,教工路中间隔离带的灌木选择将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进行植物选择:夏天开的紫薇花、春秋两季的红叶石楠、秋天的小叶栀和冬天的花叶络石。层次分明,将营造出教工路四季不同的特色。
城西桥梁集体抬高
这次“两纵三横”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把城西的16座桥梁齐刷刷抬高了,这和大家的关系其实挺密切。
马可·波罗曾描述杭州为“世界上最华贵美丽的天城”。他还写道,全城有6000座石桥,桥高,可通大船。很久以来,我们离他描述的意境差得很远,除了运河上还通行着货船,大家也似乎都已忘记杭州也算是个水城。后来,运河开始整治,河道也开始治理。今年国庆,杭州就将推出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它们分别是西溪湿地—五常港—余杭塘河—运河;运河—胜利河—上塘河;运河—钱塘江—六和塔。
可如今,除了余杭塘河和蒋村港在西溪湿地内的一段能通航以外,城西其他众多的骨干河道依然都不能通航。为什么不能通航?就是卡在桥梁的净高上。通过这次桥梁的有效抬升,使桥梁的高度都能达到4米,就为通航创造了条件。
桥梁抬升后,将使得冯家港(河)、益乐河、莲花港、紫金港、蒋村港、沿山河(包括余杭塘河)这“四港四河”都能通船,这样城西的水上旅游线路就能连成一片,形成2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旅游产品。今后“四港四河”沿线的楼盘都要建码头或河埠头,原则上500米有一个河埠头,船能停靠,人能上下。今后住在“四港四河”附近的居民,将能非常方便地乘上一条船到西溪湿地去看芦苇,去运河博物馆逛逛,甚至到钱塘江边去观潮。
“两纵三横”
“两纵三横”整治的5条道路范围为教工路、学院路的天目山路至余杭塘河段,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的莫干山路至紫金港路段,全长22.5公里。整治前,5条道路普遍存在通行能力不足、市政设施陈旧、整体环境较差。
“两纵三横”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拆除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建筑,对道路进行拓宽改造,除了学院路仍为四车道外,文一、文二、文三、教工路4条道路全线都达到六车道,并做好道路交叉口渠化、公交站点港湾式改造、智能交通设施设置等工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整治的同时,建设还挖掘出12处历史文化碎片,通过雕塑小品、石刻铜牌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