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中)在台上像模像样做起了教授。图左为浙师大校长梅新林,右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党组书记吴天行。
浙江在线09月25日讯
新近,因为《兄弟》的热力消失后,渐被淡出视野的余华,在浙师大人文学院做起了特聘教授。新学期,面对新人追捧,由团省委、浙江文学院、余华研究中心和杭州市委宣传部等联动,余华主持开出了系列激辩型讲座,省内外专家学者汇聚该校,第一个焦点是激辩“文学与想象力”。记者由此采访了他。
回归本源
记者:今天你在这里,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更像一个教育者,在讲台上号召学生不要丧失想象力。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主持“文学与想象力”的讨论,这是一个老话题了。而且,这还是“余华主持”系列活动之一,系列之二、之三会是什么呢?
余华:哈哈,你说我今天像个教育者,不错。你今天采访我也最适合你的身份,你是教育记者呀。
想象力是文学的一个基础问题。文学的本源,我不敢说自己完全搞清楚了,我是努力地说,要让文学回到源头。现在,三鹿毒奶粉就是我们心头的痛,我们吃够了虚假的苦头。文学也是一样,作品泛滥,但质量低下。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断奶粉、吃母乳,回归本源。这是文学本身的呼喊。现代化、高科技、网络化……究竟是剥蚀了我们的想象力,还是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在快节奏、快餐化的潮流中,我们需要慢下脚步,坐下来,丰富想象的羽翼。
在此之后,我还会主持推出“文学与现实”、“文学的道德”诸如此类的问题,欢迎你也来参加。
想象力和洞察力
记者:《兄弟》下部,有人说是太缺少想象力的写实,血腥、暴力、混乱。比如从童年到中年,宋刚从来没有流露出同性恋的倾向,怎么后来会去变性,还死于变性呢?这是想象力缺乏吗?
余华:对于《兄弟》的各种批评,我暂不作回应。
为何有些想象力很震撼,因为想象力在飞翔的时候,洞察力在后面给它把握方向的,否则就是瞎想、乱想。
舒尔茨写《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父亲每次逃离,都会在变形后回来,最后一次变成了一只螃蟹,象征性地参与晚餐。母亲把他煮熟了,但一家人谁也舍不得对煮熟的螃蟹父亲动上刀叉。母亲只好把盘子端到起居室,用天鹅绒盖着。舒尔茨显示了其想象力之后非凡的洞察力,几个星期后他让煮熟的螃蟹父亲逃跑了:“我们发现盘子空了,一条腿横在盘子边上……”他还感人至深地描写了父亲逃跑时腿不断脱落在路上——一个真实的情节,可以掩盖前面所有的荒诞和不真实,这就是想象力和洞察力最基本的关系。
红包批评
记者:前一天,你跟学生说:“我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朴素、老实、诚恳的文章了,多的是花里胡哨。正如眼下的浮躁的投机的学风,大家都想出名,想标新立异”。但现实中,经常有书一出就被热炒,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余华:中国批评界对中国文学的失望情绪很浓,尤其当他们面对当代文学整体的时候,中国批评界几乎都是表达失望的,很少有人表达乐观的。然而,当他们面对个别作品的时候,他们又变得乐观,这是一个矛盾。这其中,有些书是他们真心喜欢的,有些则是“红包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创作界都是那般浮躁。现在,无论你在什么报纸上写高度关注的书评,也不会吸引多少读者,这就是过去的红包批评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