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和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在南宗孔庙交谈。
浙江在线9月29日讯 “两千多年的风云岁月走过去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圣贤光芒下学习成长?在今天重读经典,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意味呢?”于丹身着淡色套装,配黑色九分裤,脚穿红色平底鞋。面对记者,于丹面带富有亲和力的微笑,就儒学问题侃侃而谈。
“我想在南孔故里,诸位会更多一份情怀,对中国的儒家也更多一份了解,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讲,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把《论语》的体系条分缕析,很系统地经衍过来,我们也并不是说中国儒家的思想从它开始到现在,毫无糟粕,可以全盘继承。
我想我们今天来谈中国的儒学,首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身处21世纪,有当下的生活坐标,站在今天的文化体系当中。我们只不过是让经典进入我们的生活,使自己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从何处来,向何方去,能够有更多的依据,内心安宁。”
“儒家文化到底是什么呢?追本溯源,当然我们都会说,儒家文化教我们认同规则,进入社会,承担使命,完成一个公民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但儒家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不仅仅是它给了我们远大理想,同时它也给了我们抵达理想的那几步路。
翻开《论语》,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孔子给学生上课的课堂笔记。它并不是很系统,也没有很多高谈阔论、微言大义,那些言简意赅的字里行间,靠我们生命的温度去逐渐还原。
那么,在今天,我们重提经典,儒家说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我们如果来概括儒家思想,最核心的一个字,那就是‘仁’,仁爱,什么是仁爱?孔子说,就是爱人。如何爱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么跟谁去将心比心呢?‘能近取比’,离你最近的人,眼前人,身边事,当下做,换位思考,你能做到这个么?这就是做到仁爱了。所以我们想想,这就是中国儒家的实践哲学,它很高么,它很难么?它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己不立而立人,己不达而达人,中国儒学从来没有过高地要求我们普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别人也不会喜欢,就是这么简单。”
在2008年的南孔故里,我们相聚在衢州,来完成这么一次圣缅,目的是什么?于丹说,是为了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在多元文化的共同生存下,让每一个中国人承担起使命,让我们的生命不仅成功,而且温暖,让我们走一条更中国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