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9日讯
浙江话剧团的老演员,上海话剧中心的“80后”演员,浙大黑白剧社的学生……昨天,因为一部跨越30年时空的话剧《于无声处》,他们在紫金港校区齐聚一堂。
除了讨论“老瓶”装“新酒”怎样吸引年轻观众,被贴上传统话剧标签的《于无声处》,还数度被拿来跟赖声川、孟京辉等先锋话剧作比较,面对不少学生对《暗恋桃花源》等剧的追捧,《于无声处》艺术总监吕凉快人快语:“赖声川对演员的使用,我就完全不认同,太娱乐化了。”
昨天,主办方别出心裁地请来了浙江话剧团的老演员常学任和周贤珍,而他们正是1979年浙版《于无声处》的主演,坐在他们对面的,则是本次新版《于无声处》的“80后”主演孙宁芳和赵海涛,看着这个奇妙的场景,常学任有些激动,“见着你们,我突然年轻了30岁!”在他记忆里,1979年在杭州剧院是一天演两场,“中午就蹲在后台吃盒饭。”
相比于前辈们,孙宁芳和赵海涛只好通过“恶补”书籍和电影碟片来寻找感觉,“我们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只有自己多做‘思想热身’。”孙宁芳说。
《于无声处》将于12月19日起在杭州剧院上演,而那段时间,也正好是《生活与生存》、《罗密欧与祝英台》等先锋话剧的档期,《于无声处》将如何突围?“像赖声川他们的话剧,我几乎都没看过!”在吕凉看来,《于无声处》属于正统的话剧,“是有规矩、有章法的。这个年代,有点娱乐精神没问题,但站到舞台上就一定要专业。”吕凉说,他特别不能接受赖声川对演员的使用,“我不否认他的导演功力,但那些明星演员的表演,实在不敢恭维,不是会说普通话,能讲几句幽默段子就能演话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