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宣传队来之前,村民搭起简易舞台。
浙江日报12月23日讯 对于一生只拍两次照的上辈人来说,摄影就是照相。但对于30岁的李忠来说,相机的功能,远超个人记录,而应该是更广泛的时代记录。
李忠的拍摄对象,集中在岳父李茂光组织的一系列农村文化演出上。李茂光的演员,完整演绎了这三十年来农村文化变迁。
而今天的李忠,已经走得更远了,除了手中的相机,他开始在网上组建剧团,他的志向是,让本乡本土的传统大戏,更近地走进现代,走进年轻人的世界。
李忠所在的村子叫稠门一村,岳父李茂光在稠门二村,是缙云县大源镇相邻的两个大村。李忠的岳父是民间文艺家,这使李忠有幸观察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比如相隔七八年时间的秧歌队,画面中人物神态、穿着等迥然不同,历史纵深感油然而生。
三台《长征》横跨三十年
打开李茂光的7本相册,是一部30多年来的农村文化记录。这些照片的作者,是李茂光和他的女婿李忠。要说李忠的摄影故事,先得从李茂光说起。
1971年,20岁的李茂光开始自编自演农村宣传节目。他的第一个作品,便是模仿当时的电影作品,创作了《大渔湾捉匪记》。这个节目的背景是,当时正在备战备荒,因为蒋介石集团要反攻大陆,国民党特务上岸杀死我民兵。我英勇民兵经过侦察,成功抓获特务。
“我是村里的宣传队长,上面的各种精神,都是经我的手向农民传达。”李茂光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有的节目都是按照样板戏来演的,他也不例外。
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当中,正好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李茂光就得演出一场《长征》。而每次演出,都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记。
1978年,也就是他女婿李忠出生的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根据上面的要求,李茂光排演《长征》。
这个时候,虽然经济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新气象,但在农村文化上,由于禁锢已久,李茂光严格依照学校里的这类节目形式稍作改编。当时的这类节目都是歌舞节目,演员要穿军装表演。但演出队只借到了几套退伍军人的军装,其他人连军装都置不起,只好穿便装上台。
“什么情节都搞不清楚,就是按套路跳跳唱唱,也不晓得要表达什么,为演戏而演戏。”李茂光说。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李茂光和其他人一样,忙于赚钱致富,虽然一度在县文化馆任说书队队长,但多以硬梆梆的宣传类小节目为主,他自己都想不起来有印象的了。
第二次排演《长征》是1991年。当时全国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坚定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版本的《长征》,每个演员都穿上了军装。也是歌舞类节目,但有些唱腔夹杂了婺剧的特色。
虽然与1978年版本的《长征》相比,在节目形式上差别不大,但是节目内容大家都能看懂了。比如有毛主席带领红军过雪山和草地的情节,教育农民致富不能忘了共产党,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需要。但主要按领导的意思排演。”
还在读小学的李忠跟着父母看了这台未来的老丈人表演的《长征》。“课本上有长征,我岳父排演的跟学校里的差不多,但没那么整齐。”回顾这个节目,李忠印象并不深刻。
1992年,李茂光在大源镇开了家照相馆。那时一个退休的老教师是当地惟一的摄影师,还是120相机,李茂光第一个用上了135相机。
虽然政府不给钱,但李茂光一闲下来就发挥特长,弄些小节目供大家取乐。但那时,李茂光所能取用的文化资源,包括节目形式,还是全国一个模式的话剧、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小节目,缺乏地方特色。
而到2007年排演《长征》时,虽然也有回忆革命先烈的意思,但节目本身“不那么严肃,主要供大家享受节目。”当时县政府组织送戏下乡,李茂光将《长征》排成了互动节目,全部新买了草绿色军服。
这台《长征》采用了大量的本土音乐和传统戏曲的“折子”形式。第一折以婺剧气势开场,比较热闹,用老版《长征》的词,但用了婺剧的“西皮”唱腔。
第二折采用了电影《东方红》的原词原曲,原汁原味的独唱,体现老版《长征》的精华部分。
第三折表现新农村变化的步伐,寓教于乐,以婺剧的“紧皮转慢板”唱腔结束。
这个时候的李忠,已经是李茂光的乘龙快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