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技工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外地企业也加入了温州的技工“争夺战”。图为丽水一鞋企到温州招聘技术工人。 卢春雨 摄
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
每当举办招聘会的时候,温州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总是人山人海。即便如此,前往招聘的企业还是发出“人难招”的感慨——“不是招不到人,而是很难招到技术熟练的人。”
素质高,技术好的技术工人“金蓝领”的缺乏,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温州企业。特别在金融危机中,企业欲通过技术升级进行生产转型之时,对技能人才渴求更加强烈。
日前,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温州市企业技能人才现状调查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项报告揭示了我市目前技能人才的供求和培养现状,为我市今后如何更好培养技能人才提供参考。记者据此对我市技能人才供需状况进行了采访分析。
调查数据——
“金蓝领”比例仅占两成
去年6月1日以来,报告调查人员随机抽样调查了温州市827家企业。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工人中,技工人数所占比例较低,技能人才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827家企业的在岗工人总数为51562人,但其中技术工人人数仅为10529人,约占20.42%,其余为普工、行政、后勤等人员,技工和普工的比例结构不合理。而在10529名技工中,拥有相应职业资格者仅2958人,占28.09%,也就是说,在两成的技术工人中,绝大多数在严格意义上并没有从事技术性工作的职业资格。
“金蓝领”数量稀少,而企业对这部分工人却求贤若渴。在受调查的827家企业中,有438家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计划和当前的生产科研工作,反馈了自身技工缺乏情况。据统计,438家企业技能人才的总缺口为3602人,其中高级技师67人,占1.9%,技师115人,占3.2%,高级工人465人,占12.9%,中级工人937人,占26%,初级工人2018人,占56%。
显然,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温州,对“金蓝领”需求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强烈。
企业叹息——
生产线上的800名“缺席者”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部分技工从外地流入温州,给温州企业带来了用工机遇,但温州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温州某知名鞋企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王浩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公司效益不错,陆续增加了多条生产线。但伴随生产扩大的同时,技能人才难招的老问题也如影随形。现在公司新生产线还缺着约800名车包、做包技工。“春节刚过的时候,因为技能人才大量流入温州,招工相对容易,而这个时候确实比较困难,公司可能得到外省‘招兵’。”他说。
对此,红蜻蜓鞋业温州分公司生产管理部主管朱信来深有同感。在春节后温州举办的一场劳动用工招聘会上,他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广东等地大量技工下岗,流入温州,给温州企业招工带来了好消息。但这毕竟是偶然的事情,如果技工短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企业还是要千里迢迢到外地招技工。温州浙江展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也提到,往年他们都要去深圳招印刷电路板方面的熟练工。
背后原因——
技能人才培养遭遇三道坎
“想当初,年轻人很乐意到工厂学技术,而如今‘80’后和‘90’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技术活了,因此现在年轻技能人才很少,使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温州赛荣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赛荣告诉记者。
近几年来,“本科起步,硕士达标,博士吃香”的用人格局甚是流行;“工字不出头,技工没出息”的思想愈加浓烈。这直接造成了学技术当技工日益受冷落,技能人才的梯队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求。这是技工人才培养遇到的第一道坎。
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用人机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不少民营企业实行计件工资薪酬制,技工不管技术等级高低,谁干的活多薪酬就高;有的企业招到不同工龄、不同技术等级的技工,但都给同样的工资;企业对员工有无职业资格证书不太重视,只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就行。
同时,企业给技工的薪酬也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温州企业中在岗、正式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的证技术工人,认为收入满意的只有14%,认为收入尚可的占51.4%,认为不满意的占34.6%。没有持证的技术工人,62.7%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
这样的用工管理,缺乏激励因素,很难体现出高等级技工的优势和价值,抑制了技工提升技能等级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温州技工队伍的发展壮大。这是第二道坎。
调查还发现,目前不少企业不愿意大力培养技工,也不愿意为技工提供职业技术资格与等级的认证。企业认为:培训将增加企业人力成本支出;培养技工周期长,不能解决眼前的生产需求;工人流动性大,企业怕自己培养的人才反被其他企业所用;技工提高了技术水平,拿到了相关证书之后,经常会向企业提出加薪等要求,增加企业用工风险。
出于这样的考虑,企业用工只好寄托在到别处“挖”人才,或者指望政府为其培养人才。这样的结果是,技工市场陷入了混乱的激烈竞争;从学校“出炉”的技能人才偏理论型,实践能力差。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出现了矛盾。这是第三道坎。
业内建议——
提高企业主动“造血”功能
王浩认为,目前企业用工偏向以“输血”为主,这种状况应当改变,企业要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大力提高“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变被动用工为主动用工。
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由于订单增加,他们公司陆续增加了生产线。为缓解用技工的苦恼,他们开始尝试在公司内部生产线进行“定额培养技工”的做法。公司把培养新技工的任务分解到老生产线,让老技工在生产的同时,为公司储备新技工。这种培养方式让公司生产和培养技能人才两不误。为避免自己培养的技能人才流失,他们公司还在用工待遇、福利和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建立较好的留人机制。
除了企业自己培养技能人才。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企业牵线搭桥,建立技能人才对口支援渠道,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尽可能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着手健全高技能人才考评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今年将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1.09万人;完成外省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养5万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8.1万人。
●短评
要“娶媳妇”,更要“养女儿”
企业渴求技工,却不愿意培养技工,这种心态,就像有些人想要“媳妇”却不愿意“养女儿”一样。
当然,企业不想培养技工,而只想用现成的,的确有他们的顾虑,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用工方式,企业的“心结”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首先,有些企业怕工人有了技术后会跟自己谈条件,给自己用工带来“后患”;怕自己辛苦培养的工人,最后被别人挖走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用了“减法”的思维——只狭隘地看到培养技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没有想到如何用“加法”的思维去计算得失。
没错,工人有了技术后,可能会要求企业增加薪酬和福利待遇,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的用工成本,相对减少企业利润。但是,企业应该想到,工人技术提高后所带来的利益。
从小处讲,工人技术提高后,直接会给企业带来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企业竞争力加强等效益,这岂是所支出的区区一点工资待遇所能比拟的?
从大处讲,温州产业工人技术的提高,将使温州建立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改善温州企业的用工环境,推动温州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这个价值是无法估算的。
其次,企业还应该想想,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技能人才,最后不认“娘家”?很大程度上说明,企业自身的留人机制不完善。一是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上不愿多付出;二是企业缺乏生活文化,工人在这里始终感觉不到家的温馨。
企业只想“媳妇”不愿“养女儿”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已经使温州用工陷入了不良境地,这种状况必须得改变。而改变,就需要企业用新的眼光看待培养技工的问题;用新的管理技术去“拴”住技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