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江山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严峻形势,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抓手,突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企业服务提升年”专项行动,着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一、制定涉企优惠政策,着力构建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工业提升36条”扶企。制定培育壮大重点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工业提升36条政策,出台减轻企业工业用地税收成本、加大企业融资支持等保稳促调12条政策。目前,已帮助企业转贷2.2亿元,节减财务费用270万元,降低企业社保基金征收负担2500万元,各类金融企业为79家企业提供贷款11.96亿元。二是“房地产17条”稳企。制定按下限预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调整房屋登记费收费标准等稳定房地产业发展17条扶持政策。如在调整房屋登记费收费标准方面,规定免交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一般抵押权登记的抵押登记费。三是“企业创业绿卡”惠企。制定实施《江山市企业创业绿卡管理办法》,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上缴税收200万元以上的现有工业企业等企业发放创业绿卡证件,持有创业绿卡的企业可享受免费办理本人、配偶及子女在市区的落户手续,其投资实施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年度310工程等优惠政策待遇。目前,全市已有25家企业获得创业绿卡,7个项目列入年度310工程。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减轻企业发展负担。一是“双向互动”规范行政处罚。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压缩裁量空间,降低裁量误差,将38个行政执法职能单位常用的659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条款细化、量化为8172条,把自由裁量幅度和依据违法性质、情节、程度等分为“四级十档”,并建立行政处罚“基准”、“先例”、“说明”等制度。今年以来,接到投诉举报的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87.8%,共减、免处罚金额80多万元。二是“双向监测”规范行政检查。对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实施行政监察和企业监测,各部门在对企业实施行政专项或例行检查之前,须报市优化办备案。对两个以上部门提出时间相同或相近的检查或同一部门多个内设机构对同一企业实施2项以上检查,由市优化办建议归并,实行联合检查或部门内部联合检查。同时,重点企业确定专人监测涉企检查行为,监测信息定期反馈。三是“双向监督”规范涉企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标准和项目,出台暂停征收44项涉企收费项目和降低19类涉企收费标准等规定,建立涉企收费公示制和备案制,编印《江山市涉企收费公示册》,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今年以来,停征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1项,为企业减负达200多万元。
三、建立服务联动机制,着力增强企业发展合力。一是工业项目审批抓“提速”。对工业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再造,明确凡法律、法规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省内其他县(市)未执行的审批事项一律暂停,同类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审批环节多于省内其他县(市)的一律精简等“四个一律”要求,建立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代理代办员制度,共为企业代办事项1500余件。二是政企互动服务求“提效”。推行投资创业服务联系卡制度,建立机关效能110、企业服务110、金融服务110、工业科技110等4个涉企服务“110”,并将其服务内容、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整合,制作成2000份投资创业服务联系卡,发放给投资创业者。目前,4个涉企服务“110”共答复企业各类诉求800余人次,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20多个。三是企业运行监测促“提质”。健全企业运行“晴雨表”监测网络,建立36个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和50个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点,对各部门单位涉企检查、处罚、收费和企业投资、工资支付、资金链等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企业关停、歇业、资金链断裂、一次性减员20人以上等重大事项进行实时报告。目前已收集涉企信息510多条,交办督办重点难题210多个。
四、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开展领导干部结对企业活动。推行市级领导挂联重点企业制度和部门、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结对规模企业制度,全市124名领导干部与126家企业结对帮扶,目前,走访企业552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309次,促进项目协作8个。二是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全市96个部门400多名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深入426家企业,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项目等“三服务”活动,提出破难措施121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发展融资等发展难题221个。三是开展基层民主评议活动。开展评议市机关部门(单位)、市机关涉企服务部门中层干部群众满意度评议等活动,实行奖优罚劣,对评为“不满意单位”的,将在年度部门单位工作目标争先等考核中予以“一票否决”,对满意度评议得分列前10位和列最后3位的中层干部分别给予通报表彰和提醒谈话、调离岗位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