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8日讯
“在兴乐,每一名员工都是‘爱迪生’。”
说这番话的时候,兴乐集团董事长虞文品情不自禁地扬起了眉毛,脸上挂满了自豪的笑容。
自豪的背后,是一组奇迹般的经济数据: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1至5月份,兴乐集团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近30%,外贸销售同比增长90%。
面对记者好奇的目光,虞文品用十个字道出了秘诀:集全员智慧、靠全员创新。
兴乐的成名,是从一项技术创新开始的。2006年,国际铜价突然上涨两三倍,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兴乐集团,能否寻找出替代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一线职工的一个点子,成了全公司共同努力的方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兴乐集团终于研制出“铜包铝”电缆,这一新产品节省了70%的铜原料,降低了近30%的生产成本,揽下了数千万元大订单,使企业一举成为电缆业的新贵。
而今,虞文品所津津乐道的另一件事情是,这种全员创新的精神,正在兴乐成为常态,每一位员工都是“爱迪生”,成了虞文品经常挂在嘴边的自豪言语。
的确,虞文品有着自豪的资本。
创新的火花在一线工人中绽放。梁海峰班组对裸线车间的绞线牵引进行改造,用镀锌钢丝绳牵引代替铜丝牵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力缆车间的工人肖林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出废线重复利用的新办法,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废铜10吨左右……
技术中心更是新品不断。目前公司拥有5000多个各种规格的产品,产品种类是同行企业中最齐全的。虞文品告诉记者,由于具备非常齐全的产品生产能力,在一些重大项目的招投标中,招标方都不得不认真考虑兴乐。
“创新是无时不在的。”虞文品说,技术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基层、放在一线。来自生产一线的员工,每天摸设备,每天做产品,他们总能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很有价值的经验。
为了鼓励一线员工创新,虞文品特地将2009年定为“全员创新年”,坚持“全员参学”抓教育,使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一线员工各个层面接受学习培训。
在兴乐电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学习交流的氛围非常浓厚。门口的小黑板上,贴满了讨论技术创新的“合理化建议书”。大多出自一线的普通技术工人之手。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集团就收到员工提案书56个,意见建议112条。
力缆车间的黄跃东是一名技工。他在生产中发现,由于接料口的铁板放在地上,挤塑机挤出的废料无法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他把铁板改装成折叠式双面板后,使废料可以100%进行回收利用,每天能为公司节约600多元的成本。
由黄跃东机组首创的工作法,相比其他机组每年可节约铜1.2吨、塑料2.5吨,节约生产成本10.4万元,被命名为“黄跃东工作法”,并在公司全面推广。黄跃东说,“我是一名普通工人。董事长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工作方法,这在别的企业还很少见。对这个荣誉,我会看得跟自己生命一样重要。”
前不久,在兴乐集团专门召开的表彰会上,虞文品亲手给一批提出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的一线员工送上了奖状和奖金。虞文品说,这些“五小”创新成果,每年可为公司节省上百万元的生产成本。表彰他们,正是为了更好地集聚员工的智慧,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
虞文品用“塔”来比喻全员创新:塔尖是高精尖人才,塔身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塔座是广大一线员工。只有广大一线员工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塔座才能更扎实,塔身才能更优秀,塔尖才将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