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毛换糖的廿三里镇到逛一年才能逛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城的巨变让“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杭金衢的采访团惊叹不已。3日下午,采访团走访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前世今生...
廿三里镇
国际商贸城
网记走进中国小商品城发展历史陈列馆
青岛大众网9月3日讯(记者王玮姜旭洁)从鸡毛换糖的廿三里镇到逛一年才能逛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城的巨变让“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杭金衢的采访团惊叹不已。3日下午,采访团走访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前世今生。
前世:鸡毛换糖的廿三里镇
廿三里街道,人来人往,但本地人居多,与23里之外的义乌小商品城相比,甚至与20多年前这里繁华一时相比,这里已渐次褪去光环,回归到了平静。
过去这里叫廿三里镇,属于义东区,是“鸡毛换糖”的发源地,它的另一个地标意义在于,这里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最早发源地。
对国际商贸城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来说,廿三里相当陌生,但廿三里人都骄傲地说,没有廿三里的马路市场,似乎也成就不了今天的国际化市场义乌。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短缺经济驱使下,日用百货很紧俏。敲糖帮的交换物由梨膏糖变成了日用百货。受不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百货批发销售政策的限制,在货郎最集中的廿三里镇桥门头集市,一部分货郎歇担经营,逢一、四、七集市随地设摊。规模逐渐扩大。时任片区工商所所长的虞瑞茂如今已进古稀之年。“当时我们经常去查这些随意设摊的,发现一个追一个。”货郎们也聪明,摆在马路上,看见不对抄起日用百货就走。而市场需要这些货郎。之后,政策渐渐放宽,逐步允许摊贩们在马路上自由经商,一时间,逼仄的廿三里道路上摆满了摊子。
后来政策再度放开,政府划出了一块固定区域,允许设摊,方便管理。虞瑞茂带记者走进一条小巷,转个弯,进到了一个已杂草丛生的院落里,这个如今靠近桥东门的家具作坊,巴掌大点的地方,过去云集了400多个摊位。很多摊贩,直接把家里的门板拆下来搬进市场当摊位。在稠城的湖清门小商品市场,也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义乌外出经商的人员从外地带回了多种小商品,在义乌县城湖清门街头摆卖,形成了群众自发性的小商品市场。
历程:草帽市场喊出了“兴商建县”声音
前面还在探索,之后的步子就越迈越大了。
1982年,义乌县委做出了一个当时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这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随后,义乌县委、县政府的一号《通告》问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当时投资9000元,为铺设水泥板的露天市场,摊位700个。
1984年——1986年的“草帽市场”阶段,湖清门的摊位已满足不了进场经营的需求,县政府于是投入57万元,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1800个的第二代小商品市场,由于新一代市场架设了钢架玻璃瓦棚顶,故被称为“草帽市场”。
同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的方针,放宽企业审批政策,简化登记手续。义乌全县掀起经商办厂热潮,年底个体户突破1万户,达14259户。
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经过五易其址、十次扩建,义乌业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2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
1986年起,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92年起,市场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
2002年至今,义乌没有放缓脚步,进入了国际化发展阶段。为顺应国际化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了第五代的专业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
今生:迈开国际化脚步逛一年才能逛完
如今的商贸城,共有4个区,庞大的区域和分布细致的摊位,让初来乍到的“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的网记们几乎都迷了路。商品城的工作人员给记者一个测算,要是一个人平均在每个摊位的逗留时间为3分钟的话,那么他要一年才能走完整个小商品城。据介绍,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三期总建筑面积达272万平方米,其面积3倍于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是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建筑。有关部门统计,在义乌市场销售的商品共有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商品;至2005年,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单品。
“在这里,你能买到你想买到的所有小商品。”一位商贸城的店铺老板一边看着又看着刚涨了几个点的小商品市场股票,乐呵呵地说。不仅如此,义乌市场为中国日用消费品赢得了更多的世界话语权。从2006年10月开始,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