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到医院看病最担心的就是医生有没有尽心给自己治,这个疑惑今后有望消除。从昨天开始,到省人民医院看31种病,如果医生觉得你的身体状况可以进入临床路径,那么所有的治疗过程,都将有记录在册的日程安排。
治疗费省了1000多元
“静脉曲张,一般情况下,需要8到9天的时间才能够出院,现在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可以在6到7天时间内出院。”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蒋劲松举了一个例子。
今年70岁的洪瑞芳于上周五住进医院血管外科病房,在身体各项检查后,排除了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被诊断为单纯的右下肢静脉曲张。
虽然不理解是怎么回事,但当医生介绍如果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洪瑞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出院。老伴觉得是个好事情,就同意了。
很快,周一上午,洪瑞芳就被安排手术,依照目前的恢复情况,一切顺利,预计本周五可以出院。排除双休日不能手术的因素,洪瑞芳从住院到手术后的恢复,总共只需要6天时间,费用预计5000元左右,比没有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要节省1000多元。
“临床路径管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为止,每一步治疗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表。”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洪朝阳说,其实就是让31种疾病的治疗,都有了标准的流程规定,让治疗有章可循。
考虑全国推广
每一个到省人民医院看病的患者,如果确定需要手术治疗,医院会有一个专家团队,对其进行判断是否适合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必须是没有其他多种疾病的患者,才会被选入临床路径管理。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后,因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许多并发症,此时会依据病情考虑退出临床路径。
“虽然时间短了,并不是说治疗步骤会缩短。”洪朝阳说,临床路径管理在欧美等国家已经推行了30多年,大大加快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也缩减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省人民医院院长叶再元介绍,根据目前40多例患者的试行情况来看,平均每个患者住院日可以缩短1天,平均住院费用可以降低10%左右。
从去年12月开始,卫生部在全国近百家医院选择了112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省人民医院是试点单位之一。预计在今年年底进行试点情况汇总,不久将考虑在全国推广。(黄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