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杭州市卫生局局长陈卫强的回答是,“就是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少生病、不生病、迟生病;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可要让这两句话最大程度地实现,谈何容易?
昨天上午,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就“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举行专题会议。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出席,市农办、市人口计生委、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听取发言。
昨天会上,无线话筒始终就像击鼓传花中的“花”,来自市民进、市农工民主党、市致公党、文艺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医卫界的政协委员们说了不少实在话。
关键还是人才队伍有高下
陈卫强介绍杭州医疗卫生体系现状时提供了一组数据:2006年,杭州市人均诊疗次数是6.5次,2011年人均诊疗次数11.3次,平均就诊量每年递增10%。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越来越好,以前小病不去医院,现在也去的。”
尽管就医条件、就医质量都得到很大程度改善,杭州医疗体系仍存在问题:去大医院就诊,排队等候的时间还是很长……
“各个医院硬件条件都差不多,关键还是人才队伍有高下。”陈卫强说,“目前,医疗卫生队伍的保障仍然不够到位。刚毕业的医生,工资单上的钱还是很少。”
今年,杭州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计划投入5千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出国培训、定向培养。
新医院不要无止境扩张床位
2011年底,下沙医院、滨江医院等新医院将投入使用。
委员项海青,目前正参与筹备建设下沙医院。
“建好后的下沙医院建筑面积有17.5万平方米。如果没有一个精确的流程设计,两条腿跑得累死。在交通组织上,也要科学设置,可以考虑使用电瓶车。”
项海青建议,新医院在建设上,不要追求无止境地扩张床位。“床位利用得好,效率非常高。欧美一些国家,在小手术后,仅仅要求患者3天内不要离开所在城市,而不是一定要躺在床位上等时间。”
“每家医院,骨干医生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工作要靠平凡的医生。但有的医生薪资太低,不要等到出现‘医生荒’时,才开始对医生进行人文关怀,不要让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时还要想着怎么赚钱。”
我留不住他们,因为我们没有事业编制
杭州有700多家民营医院,但竞争力都不够强,规模大、有影响的寥寥无几。
委员郑昶,是民营医院绿城医院院长,发言时间最长。“因为你们大多是公立医院的代表,我一个人说十分钟,才顶得上你们每个人说一分钟。”
“让医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们绿城医院,光慈善的心脏手术,就做了200多台。这是绿城医院的骄傲。”
可让郑昶感到无奈的是,“我们医院的护士前段时间一次性走了17个。没办法,我留不住他们,因为我们没有事业编制。”
郑昶希望,政府有一天也会购买非公立医院的服务。
也有委员提出,民营医院虽然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做得比较好,但民营医院让市民缺乏安全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对民营医院的严格监管,是为了它们更好地发展。”
要清晰区分医保和医疗两个概念
“我家3口人,我是事业编制,我爱人是事业聘用编制,我孩子是高中生,我们三个人去医院看病,保障都不一样。”
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政协委员徐迅雷用这个例子解释,“大家都抱怨看病难,全怪医疗系统,这是不对的。”
徐迅雷建议要清晰地区分医保和医疗这两个概念。“医保是属于社保系统,医疗是属于卫生系统。”
“所有公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一定要坚持公益性。应该努力消除差异化,把低端的医疗保障程度合理提高。”
建议教师体检增加肿瘤项目排查
杭二中校长、政协委员叶翠微,是会场里唯一站起来发言的委员。
“我想发起个呼吁,在教师体检中增加一些肿瘤项目的排查体检。
“我们学校的11位特级教师里,有的生病在家,有的常跑医院。前几天,我身边一位年富力强的老师突然查出得了肿瘤。7月份常规体检时,还都是好的。
“这些特级教师,很多都是国际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的教练。年复一年搞竞赛,攻高考,精神压力非常大。”
专题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副市长陈小平一边听会,一边细致认真地做笔记。“14位委员,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象、软肋、弊端、关键点进行的发言很精彩,让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感责任重大。”
陈小平说,“杭州市医疗卫生发展得很快,但是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谢谢委员们诚恳的建议。”
陈小平代表杭州市政府郑重承诺,一定认真研究委员建议,切实采纳,体现到实际的医改行动中去。
据都市快报 记者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