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来我市举办讲座,主题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措施”。讲座中,陈院士就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
完全消除食品中危害不现实
陈院士说,当前食品问题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它危及消费者健康;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能发生国际食品贸易争端。
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方面。我们身边的任何一种食品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完全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陈院士说,红心鸭蛋中添加的苏丹红,对人体的危害几乎是不存在的,若是有影响,需要每人每天吃1000个,而且要天天吃,长期吃,这怎么可能会发生呢?还有大米事件,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和炒作,在米中使用的3种添加剂是没有任何安全问题的,更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陈院士说,当前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是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其次是化学性污染,诸如农残、兽残、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
陈院士说,食品添加剂其实对食品生产加工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但打击非法添加和制止滥用添加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目前合法的添加剂有300多种,而这些添加剂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使用的人或单位对其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一些非法化学品,从而导致问题重重。
蔬菜中不可能没有农残
如果哪个地区或者单位发布消息称,他们在市场上销售的蔬菜100%没有农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陈院士说,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存在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关键是要如何去控制到可以允许的范围内。
陈院士说,其实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的不放心,主要还是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又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政府部门更没有专门的风险交流平台等,而在国外有专门的机构指导市民如何更安全地使用食品。
市民对食品安全存在误区
陈院士表示,现在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误解,诸如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这是绝对不现实的;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笼统地把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问题划等号;致癌物污染的食品就等于致癌品;不合格食品就等于有毒食品等;还有就是过分地崇尚回归自然,强调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这些都是对食品安全的误解。
消费者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针对当前食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识别?如何不受有毒有害食品的侵扰呢?
陈院士给市民提出这样一些建议:首先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食物多样性,也就是说不要经常吃一种食物,如果明知韭菜中农药残留很多,就不要经常吃或者尽量少吃;其次,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用名牌食品,而且最好去大超市;第三,掌握一些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比如经常有市民咨询,如何处理农药残留,其实,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小流水机械地冲洗一下,这样基本可以清除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