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2日讯 舟山创卫工作已经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接受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为巩固发展我市创卫成果,1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分两组对定海、新城和普陀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情况进行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淑仙、刘国土、任瑞宏,秘书长潘惠康参加了视察。副市长陈松菊陪同视察。
视察一组首先来到定海区建筑垃圾粉碎制砖厂。该厂自创出建筑垃圾粉碎制砖流水线,试制出“非烧结垃圾尾矿砖”,经质检部门测试,所有质量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该产品大大缓解了建筑垃圾填埋场地紧缺与建筑垃圾量与日俱增的矛盾,年可节约土地10亩。代表们认为,这是我市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新样本,解决了一半以上建筑装潢垃圾的处置出路,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健全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处置机制。
在定海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站和餐厨垃圾处理站,代表们实地察看了处理的工艺流程。据介绍,目前定海城区粪便无害化达到80%以上,餐厨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12吨,还可月产蛋白饲料62吨、回收废弃油脂1.5吨。代表们认为,餐厨垃圾处理是我市创卫工作的亮点工程,建议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粪便无害化和餐厨垃圾处理的自动化,扩大处理餐厨垃圾的参与面。
定海生猪定点屠宰场根据创卫要求进行改造后,目前已成为半机械化的定点屠宰场,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从源头上把好生猪质量关。代表们对屠宰场改造后的卫生状况、管理情况等给予肯定,并希望有关部门抓紧落实搬迁工作,尽快解决屠宰场扰民问题。
视察二组视察了舟山港航国际大厦标准化建筑工地和东港二期建筑工地。代表们对工地防尘、防污等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及细节上的管理表示肯定,认为新区建设要与创卫相关条例相结合,既要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也要达到创卫标准。
在视察和听取普陀区粪便资源化再生利用处理中心工作流程和情况介绍后,代表们认为,粪便资源化再生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城区内的水体环境,优化了城市功能,是我市创卫的示范工程之一,代表们建议进一步提高最终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的附加值,拓展销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普陀沈家门街道西河社区是新居民居住比较密集的区域,社区积极探索基层网格创卫自治管理方式,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代表们认为,小区的基层网格创卫自治管理机制既保证了小规模物业小区的管理,又提高了居民的环境意识,值得肯定和推广。
在随后举行的反馈座谈会上,代表们认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就高水平管理而言,目前马上能体现的就是创卫。代表们建议要继续加大宣传、监管、落实力度和政府投入,提高全民参与,共创共享,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把舟山建设成为整洁、美丽、有序的美丽海岛和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区。
实地视察前,副市长陈松菊代表市政府向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们汇报了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