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8日讯
这一周,作为“城市特殊岗位人群体验小分队”一员的我,成为了一名最最普通的环卫工人。
七天的日日夜夜让我在同一个城市里,过起了另一种视角的生活。
这些曾经与你我擦肩而过的人们,在零距离的接触中,展现着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生命张力。
走近了他们,才知道形容他们,除了风吹日晒、辛苦、城市美容师等等众所周知的词汇外,还应该加上质朴、乐观、知足……不一而足。
想读懂这些词汇背后的故事,一周,远远不够。
8月30日
杭城中河路
凌晨3:30
8月30日凌晨3点,闹钟响了。杭城还在深眠,我跟着师傅“上岗”了。
我的师傅是下城区环卫所的黄红梅。她和丈夫盛正河来自江西,两人都是下城区环卫所的骨干。丈夫盛正河负责灯芯巷社区的社区卫生,妻子黄红梅则是马路清扫的小班长,已做了十八年的环卫工人。
凌晨3点半,我与黄红梅约好来到凤起路庆春路之间的中河路。这是她包干的路段。
半夜下过雨,路面很潮湿。挥着三四斤重的竹扫把,我才发现,看似简单的扫地原来不仅是个“力气活”,而且还是一个“技术活”。生物钟还没调节过来的我,无论怎么努力看,马路的模样都挺模糊的。这怎么扫?
但黄红梅却只是笑笑:“习惯就好,这条路扫了十几年,闭着眼睛都知道它的样子,晓得死角在哪里。”
其实,黄红梅2006年就当上小班长,按照分工,她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包干路段,捡掉明显垃圾,并不用扫地。
可这么多年来,中河路上哪一天都不会少了黄红梅挥动扫把的背影。“再过一会就有人上班了,凌晨的中河路很黑,只有两个环卫工人来不及扫的,我和他们一起扫,大家才能按时去吃早饭。”
在黄红梅的心里,黎明之前,不该让包干路段上留下一点垃圾。“让大家至少上个舒心班。”
才扫了不到半小时,动作生疏的我就被黄红梅拉下了好长一段。讪讪地觉得自己拖了大家后腿,正在忐忑之际,黄红梅体贴地递来一把垃圾钳,安慰我下雨天确实很难扫,“我们最不喜欢下雨天,垃圾都黏在地上,而且雨后路面的积水我们也要清理掉。”
扫到中河路屏风街路口时,一棵树下的狗大便,让动作如风的黄红梅迟疑了。用纸捡掉后,她叹了口气,“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可是会自觉捡掉狗大便的不多。我们最怕这个,有时候路人踩到,一路都是这个,我们就要一路拿刷子刷掉。”
黄红梅扫起地来,力透全身,刷刷有声,动作熟练而麻利。夏末的清晨已有凉意,可是她的环卫服很快就湿了。她却只是一个劲地心疼我:“坐办公室的还要这么早出来和我们一起扫马路,不容易。”
早上6点,我与黄红梅一起吃了早餐:一个菜包,一瓶水。
8月31日
中山北路
下午1:00
本以为,扫过凌晨3点的马路,已初尝了辛苦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可第二天的中午,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的不易是白天。
凤起路庆春路之间的中山北路,以及仙林苑直街,也是黄红梅的包干路段。
和凌晨不同,从董所长那里借来环卫衣帽,我“全副武装”地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黄红梅很照顾我,她特别叮嘱,一会儿不要太勉强。“真正难扫的是中山北路和仙林苑直街,这两条路两边小店多,晚上有夜宵摊、白天有菜市场,而且人来人往非常多,无论扫几遍都会有垃圾。”
当时不解其味的我只过了不到十分钟,就明白了黄红梅的好心:烈日下,短短百米的路段,不到十分钟,我就汗流浃背了。“我们的环卫服,冬天、夏天一样,只多一层,但是我们都不怕冬天,因为动一动、扫一扫就热了。可是最怕夏天,夏天没地方可躲,穿着长袖长裤,很容易中暑。”
无论多累,黄红梅的环卫服每天都要清洗,“最热的时候,一天要换两身衣服,如果不洗,晾在那里的衣服一晚上就都是盐花了。”
从中河路凤起路口到庆春路口,将近两公里路程,在凌晨时分扫完一个来回只要一个多小时。可是白天只是扫一段短短的仙林苑直街,却用了将近四十分钟。一路扫来,我的“收获”是一身透汗,两根竹刺。
环卫工人的扫把都是DIY的,从环卫所领来竹竿和竹叶,再扎在一起。为了能用得久一点,新扎的扫帚总是厚且重,三四斤是常事。黄红梅看我拿着一把新扎的扫帚,动作迟缓笨拙,马上从同事那里换了一把用久了的小扫把给我。已是精疲力尽的我本想逞强,最后挨不过胳膊酸疼,红着脸接过了小扫把。
仙林苑直街两边是农贸市场,小店也很多,楼梯、花坛、小区门口垃圾很多。我蹲在地上,试着用刷子清扫污迹,沾了雨水的污物不仅难处理,而且气味难闻。几次想要放弃,可身边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却总在不远处向我展示着平凡的坚持:黄红梅的自行车后座每天都放着一桶清水和清洗剂、刷子,那是为了除去农贸市场门前、夜宵摊背后留下的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