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走转改·义乌行】大陈农民周荣山的幸福“退休”生活
·【走转改·义乌行】他是村书记 也是企业家 他赢得了全村的尊敬
·记者体验一线岗位 抄水表,远没有想象中轻松
·走进浙医一院肾病内科病房 24小时亲历护工的艰辛
·乡村微日记:山村见闻 山风,吹来村民心愿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夜宿乡村 “追”支书说富路
·"我在寻找幸福" 杭州外来务工人员郭祥勤的诗意人生
·温州乐清农村特殊家庭孩子呼唤亲情的温暖
·他们像黑土,干的活又脏又累 跟着环卫阿姨扫街记
·【走基层】渔民章纪福的平安信号 24小时开机 保持通话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多彩山村 多彩生活

  结婚照,来一张

  记者李扬徐贤飞

  9月9日磐安安文镇东川村

  得知傅文中今天在家,我们再次到来,打算为傅文中和蔡彩娥拍个夫妻合影。面对镜头,两人显得格外拘束,好不容易将他们逗乐。咔嚓,咔嚓,两人坐着、站着都拍了。傅文中还拿来老花镜看拍照效果,兴奋地说:“结婚以来,没拍过几次合影啊!”我答应把照片洗出来,给他们寄过去。

  小佐村,乡情深

  记者陈宁解亮

  9月9日景宁大漈乡小佐村

  我们来到严振虞老人家,他今年69岁,老伴几年前去世,四个孩子在外打工。得知我们是记者,有文化,严振虞赶紧进屋拿出一本《严用光诗文集》。严振虞翻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如数家珍。他把村子悠远的历史和我们说了个遍,满脸骄傲。

  严振虞告诉我们,去年孩子把他接到外地,他只待了50几天便急着“逃回”小佐。原来,老人对这一片山水是如此热爱。

  水稻熟,忙收割

  记者何苏鸣董旭明

  9月9日常山新昌乡新峰村

  王的贺是我们这几天住在村子里的邻居。刚来的时候就听她念叨说家里的水稻熟了,今天一早,隔壁村的种粮大户黎明开着收割机来割稻了。

  有了这个大机器,割稻就成了真正的技术活,需要我们帮忙的,只有最后的装袋、捆扎和搬运了。自从上了高中后,我们就远离了农活,现在就连搬一个七八十斤重的麻袋都很费力。搬了两袋,我们就被“照顾”去做简单的捆扎袋口的工作了。

  回乡来,创富去

  记者徐齐陈潜

  9月9日文成周山乡周垟村

  今天,在我们列席参加的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靠墙边静静坐着的一个年轻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他叫蓝锡旺,畲族人,今年37岁,养过兔子、搞过服装业、干过美容、开过修理店……当然,那是以前的事。今年3月,听一个在福建办炼油厂的朋友说他那里很缺原料,蓝锡旺回到周垟村,承包了200多亩被抛荒的田地,开始试种蓖麻。

  教师节,很开心

  记者杨丽李茸

  9月9日开化长虹乡虹桥村

  村里安排我们住在村小。今天早上,我们发现校门口的小卖部里的人比平时多了一倍。孩子们好像秘密地在商量选购什么东西。

  下午两点,村小放学了。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年轻老师罗小琴收拾起行李准备回家。

  明天是中秋小长假放假第一天,也是教师节。我们问她收到了什么礼物?她笑着说:“孩子们凑钱买了一朵塑料玫瑰,一张贺卡,还有一串小石头做的手链,都是校门口小店里买的。”看得出,小罗老师很开心。

  山乡闹,石蛙叫

  记者金梁陈栋

  9月9日衢江举村乡茶山村

  昨日,我们来到海拔500米以上的蓝全珍的石蛙养殖基地。别看基地有点简陋,但花了蓝全珍十来万元,对山里人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在养殖基地,我们开始了一场“寻蛙”大行动,翻遍了角角落落就是没发现一只石蛙。蓝全珍说,石蛙都是夜间才会出没,因此每天喂食都选在半夜。本兴致盎然的打算当一天石蛙保姆的计划落空了。

  据说石蛙有不错的药用价值,当地人说吃了很补,野生石蛙当地卖120元/斤,非常抢手。等到明年,蓝全珍的石蛙长大了,拿到杭州去卖。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