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6日讯
从今年8月起,嵊泗县7个乡镇的网格队员都有了自己的工作马甲。红、橙、蓝、绿、银、深蓝、蓝灰,每个乡镇的网格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颜色,每一件马甲的背后都醒目地印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标识,在设计上增加了马甲上口袋的数量和容积,便于网格队员携带民情记载本、宣传资料、维修工具等。
当地老百姓也对网格服务队换了称呼,因方言“马甲”和“网格”同音,大家都亲切地直接称之为“马甲”服务队。
穿上马甲觉得多了份责任
“咦?那些身着橙色马甲的人不就是我们网格团队的成员么? ”8月初,当洋山镇网格服务队员穿着橙色的马甲走街串巷时,大家都觉得特别新鲜。
网格团队成员来到去年因煤气瓶爆炸造成身体大面积烧伤的外来媳妇袁淑珍的家中。因为天气热,袁淑珍烧伤的表皮溃烂、流脓。网格服务团队成员得知后,定期到这位外来媳妇家中走访慰问,替她去医院拿纱布、药膏,打扫卫生、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这一个个橙色的身影温暖了这位外来媳妇的心,每次网格队员来看她的时候,袁淑珍总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8月9日上午,网格队员余存法接到花鸟乡第二网格大岙角弄12号王杏金老人的电话:“家里又停电了,你们快来帮我看看吧。 ”接到电话后,余存法赶紧来到老人家中,经检查原来是老人家里的内线短路导致停电,余存法更换内线后马上来电了。老人高兴地说:“没有你们,我一个老太婆真不知道咋办了。 ”
网格服务队员们都说,穿上新装后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份责任,新形象激励他们时刻把网格群众记在心里,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花鸟乡第二网格服务队成员刘科娜说,现在出去走访都要穿上马甲,这对网格队员自身的形象、服务质量都有督促作用。
“银色马甲”发挥大作用
今年九号强台风“梅花”使得枸杞乡贻贝养殖遭受重创,干斜村村委会于8月7日召集网格组成员探讨相关抢收措施。
村里考虑到养殖户心情比较烦躁,年轻服务队员无法做好安抚工作,打算派老同志前往。可很多老同志自己或亲戚家都有养殖物资要抢收,派谁去又成了难题。第17网格组成员林阿贵和第18网格组成员王祥明主动站出来。虽然老林的儿子等着抢收养殖物资,老王腿脚不方便,但这两位年近70岁的网格老党员穿上银色马甲迅速出发了。
每天凌晨4点,王祥明和林阿贵就开始工作了。在干斜码头,王祥明对抢收上来的贻贝和物资进行登记。码头人力急需,王祥明还帮忙将抢收上来的贻贝挑运到安全处放置。结束任务后他还要清理码头上的垃圾,修复损坏的门窗等。晚上7点多,王祥明才能回家吃晚饭,吃完饭后他又立即回村里开会。
在养殖桁地灾区,林阿贵带领其他网格组成员下海维持现场秩序。由于很多贻贝缠在一起,有个别养殖户发生哄抢贻贝的现象。网格队员积极调解养殖户纠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一直忙到晚上6点多才能上岸。林阿贵和其他网格组成员在海上漂了5天,直到8月13日才终于结束了下海任务。
马甲巡逻队编织渔村平安网
最近,一伙屡次进村行窃的小偷,在五龙乡田岙村第一网格巡逻队与当地派出所的通力合作下最终落网,穿着蓝色马甲的网格巡逻队成员成了村里的“名人”,大伙对他们的工作赞不绝口。
去年年底,一些群众向村里反映,自己家里常常莫名其妙丢东西,这件事引起了田岙村网格队员的高度重视,他们组织了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网格义务巡逻队。
治安巡逻队成立后,村民丢东西的现象少了,但是队长林永清还是放心不下,小偷没落网,老百姓还是无法安心。过了一段时间,长时间没有动静的小偷再次出手,他们潜入了一家渔家宾馆,在偷得一些家电后还打算继续作案,最终在第二次行窃时被网格义务巡逻队和派出所民警联手抓获。原来,在得知旅馆被盗消息后,网格义务巡逻队部署了抓贼计划,并主动联系警方联合行动。
小偷抓到了,网格义务巡逻队上下都很高兴。现在,统一穿蓝色马甲的网格义务巡逻队,也似乎对那些不法分子有了震慑作用,最近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窃案。
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