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3日讯
回到宿舍,已是凌晨四点,关员们都感觉很疲惫,但是他们休息不了多少时间,因为再过几个小时,又要上班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事。
嵊泗是我国海上最东端的一个小岛县,在这如珍珠般洒在烟波浩淼的东海深处列岛上,驻扎着被称作“东海国门第一关”的舟山海关驻嵊泗办事处。
舟山海关嵊泗办事处虽然只有8名关员,但是自办事处2005年成立以来的2000多个日夜里,他们监管进口货物1.37亿吨,同时也为3000多艘次进出境船舶省下滞港带来的巨额损失。
半夜验货是家常便饭
9月8日凌晨1点,记者和舟山海关驻嵊泗办事处关员乘坐的拖轮,顶着风浪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抵达离港近10海里的锚地。停留在这里等待靠港的巴拿马籍“宝冠”号外轮,满载后的船面仍高出拖轮四五米,放下的软梯随风飘荡,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落大海,只见3名关员抓住梯子,“嗖嗖”消失在视线中。
查验结束,已是凌晨4时,天色微亮……这就是“东海国门第一关”舟山海关驻嵊泗办事处8名关员极为普通的一次出海查验。
舟山海关嵊泗办事处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进出嵊泗马迹山港的铁矿砂开展监管。马迹山港,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砂储运中转港,也是世界一流散货码头之一。每次去港区查验货物,关员回来时的车上都会“涂”上一层金黄色矿砂粉尘。
码头24小时作业,每年进出船泊500数艘次以上。为了保证港口高效运作,不管是大年三十,还是节假日,凡有船靠港或离港,关员们会立即赶赴十几公里外的港区,保障第一时间登船查验。
“滞港费一天少的8万美元,多的十几万美元,我们少睡一会,企业就能少点损失。”一位关员对记者说,外轮有时预约夜晚8时到港,但拖到凌晨是经常有的事,而外轮卸完货则要马上返航,关员们通常要忙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有时候登轮查验时遇上大风雨,关员们淋雨患了重感冒,但第二天一早依然到港口矿砂堆场进行认真巡查。
经过全体关员不懈努力,马迹山港平均货轮靠港后到开始作业的时间已压缩到1.5小时,港区中转作业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同甘共苦一家人
嵊泗办是一支年轻的队伍,8名关员,6人是80后。在采访中,大多关员都谈到,艰苦繁忙的工作还能咬牙坚持,最难受的是枯燥寂寞的生活。每当10级大风一刮,嵊泗就成了孤岛,被困10天半个月都不稀奇。
坚守海岛的日子,关员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忙碌一天后,大伙儿围着圆桌一起吃饭。“大家早已有了亲人般的感情。”张娜,办事处唯一的女关员,身兼行政、综合、财务、后勤多个岗位,每逢过年,总是抢着值班,让外地关员可以回家团聚。
面对物资匮乏的生活,年轻的关员们就自己动手,在院子里开辟菜地,种起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小岛缺淡水,就装上水箱、水泵,解决生活饮水;小岛限电,就建起配电房,不耽误报关进度;党支部还张罗起建网吧、健身房,组织与当地驻军结对子,到当地渔民家做客……
尽管环境艰苦,但嵊泗办以其特有魅力,吸引着一批批有志青年前往。去年起,舟山海关决定实行轮岗制,45周岁以下男关员都要到嵊泗办锻炼一年。原本今年可以“退役”回舟山的范磊主动申请继续留守海岛,他说:“这里有一种令人向往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这里能够学会吃苦、学会忍耐,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岛生活,这是多么难得的人生财富。”如今,嵊泗办已迎来送往了20多名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