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的劣势让浙江难以成为一个农业大省,然而聪明的浙江人选择了发展特色农业。在寸土寸金中收获的茶叶、食用菌、柑橘、蜂产品、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产量均居国内前列。成绩背后,更多的是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两区”建设的推进,精品标准的管理,销售渠道的畅通,结对扶贫的落实……浙江农业正从产业化迈向精品化,农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
浙江在线杭州9月20日讯(记者 李利) 在以往的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存在一个市场需求综合性与农业生产专业性之间的矛盾。作为消费终端的超市、食堂每天需要的农产品种类很多,量却不大。比如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每天都要,却不会一下子要几吨;而专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则以单一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为优势。因此生产终端和消费终端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和众多的流通环节。
如何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又让城乡居民吃上更便宜更好的农产品?浙江走的是一条“农商合作”的新路子。
农商合作,优质农产品坐上省城直通车
天还没亮,位于勾庄的浙江农华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早已灯火通明,仓库工人正用手推车将昨晚刚到的新鲜蔬菜和各类农副产品装上货车。满载的货车飞快地驶出基地,他们要在城市苏醒之前,把新鲜的农产品摆上超市的柜台。
稍晚一点,另外一个车队也出发了。车仓里的货物与前车一样,目的地却不是超市,而是食堂。省去市场采购的麻烦,吃上品质保证的产品,在杭州,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也都选择了与“农华”合作。
“农华”的前身是世纪联华超市的配送中心。2002年,浙江省农业厅举办农超对接活动,“世纪联华”超市表达了以生鲜带动企业发展的设想,但也表现出担忧和顾虑,信息不对称,货源哪里来?质量如何保证等等?
在省农业厅的全力支持下,“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诞生了。由农业厅负责牵线搭桥,推荐优质农产品基地,提供各类服务;“世纪联华”负责经营业务,依托销售渠道和网络优势,为全省180个“世纪联华”超市提供生鲜农产品。
要做大,必须要有质的保证。“农华”配送公司负责人说:“农产品质量的把关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华’设有专门的检测部门,对每天收到的农产品都会进行抽检。我们要求所有生鲜农产品都达到无公害标准以上。”
目前,“农华”已成为浙江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公司实现基地采购品种407种,含税销售额达到3.9亿元,合作的合作社、农产品基地达到154家,通过农商对接惠及60000多农户,其做法已成为全国典型。
产地直供,让农民增收让高校受益
从今年开始,位于天台县平桥镇的协和村村民终于不再为销售愁眉苦脸。
协和村现有村民334户1078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占了一半。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种植业,而且多为土豆。今年上半年,全村收获土豆约15吨。正在村干部们为土豆销售犯愁时,浙工大容大后勤集团的卡车开进了村子,以高于当地市场10%-20%的价格拉走了所有土豆。
协和村是容大集团扶贫对口支援村。早在去年,双方就有在当地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设想。目的非常明确,解决农民买菜难,同时降低高校学生食堂采购成本。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就是实现双赢的途径。”容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对接之后,中间环节没了,协和村的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就可以优惠的价格直接供应给浙工大的食堂,对于农民们来说,农产品的销路有了保障,价格也牢靠了,对于食堂来说,食品来源稳定了,质量有保证了,采购成本也降低了。”
由于目前双方的对接尚处起步阶段,直供的蔬菜只有土豆一种。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都表示将向订单农业放向发展。农民们可以根据学校下的订单,按照协商的标准来种植农作物,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高校也可以获得品质更好、种类更多的生鲜农产品,让地里的蔬菜直接走上学生的餐桌。
包下菜园,企业员工吃上“自家”的“田园小菜”
除了选择配送中心和订单直供为食堂供货之外,现在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更是自包菜园、自己种菜,绍兴古越龙山黄酒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在绍兴越城区灰太狼种养殖合作社,13亩土地是专为古越龙山集团供菜的。合作社总经理周建明说,“他们出钱租地,我们组织生产,收成中扣除人工成本卖给他们。这就是订单农业。”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辆小货车拉着地里收获的南瓜、黄瓜和长瓜等蔬菜来到厂里。”绍兴古越龙山黄酒集团总部的叶科长说,“现在不是旺季,一般每天也就200-300斤。大多供应食堂了,也有部分对内销售。因为价格便宜、质量好,大家都在抢。”
灰太狼种养殖合作社大约有50亩菜地,除去古越龙山承包的13亩,剩下的大多也是直供。周建明说,“与我们合作的有学校也有酒店,合同一年一签,我们提供菜单给他们选择,一般一周送一次,除了品质有保证外,价格也比市场零售价低20%左右。”
有针对企业食堂的单位直供,当然也有针对百姓餐桌的家庭直供。还以灰太狼种养殖合作社为例,每周两次送菜到家,每次搭配6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时令蔬菜,580元包月。
周建明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业生产模式,让家家都能吃上新鲜蔬菜,让人人都能享受直供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