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山村大晒宝  看官莫要瞧不起,机会就在田埂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日报讯(记者 江晨 廖小清 杨丽 李茸 何苏鸣 董旭明 解亮 陈宁 徐齐 陈潜 李倩 颜伟杰 金梁 陈栋)

  灯下金针菇 ,是件艺术品

  地点:龙泉市竹垟畲族乡金田村

  宝贝:金针菇

  推荐人:种植户叶圣益

  咱们金田村的饭桌上,招待客人总会摆上一道凉拌金针菇。洁白如玉、根根分明的金针菇,在沸水中焯一下,加盐、醋、味精等佐料调味,最后再浇上一大勺滚烫鲜红的辣椒油,放凉后摆上桌。酸辣开胃,让人特有食欲。

  从1987年起,村里开始陆续有人种植菌菇。因为咱们这儿四面青山,水质清冽,种出的金针菇微微发甜,那种鲜美是别处吃不到的。最早种金针菇,只是因为可以卖出个好价钱。后来,引进新的品种时,就听浙江大学的那些专家说,金针菇里有很多氨基酸,小孩子吃了特别好,能促进大脑发育。他们都管金针菇叫“增智菇”,说是吃了之后孩子读书,脑袋特别灵。

  原本金针菇只能长在冬季,特别是出菇时,要保持在7℃—8℃的低温。在生产室内工作,一年四季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袄。所以我们菇农对温度特别敏感,一变天,最先想到的,就是种的那些菇,金针菇就是我们金田村人心里的宝贝。

  【记者印象】

  江晨、廖小清:

  第一次看到金田村的金针菇,在昏黄的灯光下,一根根近乎透明,亭亭玉立,真美。

  当地村民利用农业生产废料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米糠之类,实现了金针菇的无木化生产,还学会了控温控湿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产出美味的金针菇。虽然在城里,金针菇不算是什么罕见的食物,但希望这能成为他们的致富菇。

  深山鱼儿等人识

  地点:开化县长虹乡虹桥村

  宝贝:清水鱼

  推荐人:村会计老吴

  两位记者一到村里,我就拉着她们去看我养的清水鱼。清水鱼是开化县特产,简单的说,就是养在山泉水中的青鱼、草鱼等淡水鱼。

  去看清水鱼要翻山越岭,到山腰上我的两口塘前,塘里水很浑浊,里面有影影绰绰的鱼,偶尔激起一个大水花。这是让我得意的一点,它叫古法养鱼,在山上挖个坑,然后靠流下来的山泉水和青草养鱼,肉嫩味鲜。别的地方都没有的哦,平时一般来了客人或者过年过节才会吃。

  每天上午和下午,我都要过来给鱼喂食。清水鱼也有点挑食,只吃一种叫“八月草”的青草。事实上,虹桥村养殖清水鱼的人并不多,因为不喂饲料,鱼长得比较慢,要两三年才能长成,重的也就三斤左右。我的两口塘加起来,一年下来也才4000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印象】

  杨丽、李茸:

  新鲜出炉的清水鱼确实味道鲜美,有着一股青草的香味,和平时在城市里吃到的鱼完全不一样。如何让这山里的美味走出大山,我们也想了很多。最关键的问题是保鲜,不仅能运到衢州,最好还能运到杭州、上海。

  现在虹桥村的各家各户都是自己挖几口塘,用散养的模式。要长久发展的话,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村里计划发展农家乐,我们觉得围绕清水鱼也可以做文章,比如请游客一起钓鱼,或让他们认养一口塘,平时由村里人照管,节假日的时候他们可以来村里吃鱼。

  好吃的饼,边边角角都有馅

  地点:常山县新昌乡新峰村

  宝贝:祖传玉米饼

  推荐人:村支书徐益林

  在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玉米饼,但要说好吃,非我家的莫属。

  丈母娘王水香今年83岁了,从15岁还在淳安娘家时候算起,已经做了快70年的玉米饼了。

  做玉米饼的准备工作可多了。要吃玉米饼,头一天就得准备。蔬菜、生肉要洗干净晾着——有水分包起来不好吃;和着生姜、大蒜和辣椒的香料要拌起来准备着——不然包的时候会手忙脚乱。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把大灶的火生起来。锅里煮上水,微微冒泡的时候,自家打的玉米粉就要下锅了。水和粉的比例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太稀不成,太厚也不好。

  玉米饼做得好,烧出来的玉米糊是关键,有韧劲,包菜就方便。头天准备的家伙现在都得派上用场了,慢慢放进去,不能着急。包饼可是个技术活,全村就只有我丈母娘包出来的边边角角都有馅,从哪里咬下去都一样,吃了那么多年,从来都不厌!

  村里好多人过来学,没人能真正学得好,这也是门手艺呀!

  【记者印象】

  何苏鸣、董旭明:

  到村里的第二天一早,徐书记就招呼我们去他家尝新鲜出炉的玉米饼。在大灶里贴熟的玉米饼,让厨房空气里都散发着甜甜的味道。咬一口,薄薄的饼面下是夹着辣椒清香的满满肉馅,微辣,味蕾蠢蠢欲动,食欲自然大增。

  “好吃吗?”王奶奶从厨房出来,充满慈爱地问我们。

  除了猛点头,我们无法做出别的反应,手和嘴正忙着开动呢!

  小佐人有处精神家园

  地点: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小佐村

  宝贝:严氏宗祠

  推荐人:村主任严正忠

  我们小佐村,出过清代诗人严用光等文人墨客。正是由于这种文脉相传,大家一直看重宗族传统,而严氏宗祠也得以延续维护。

  严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11年,道光元年重修。整体为两院式建筑,前院为“序伦堂”,后院为正厅。“序伦堂”当中,挂满了不同字体的匾额。其中,正梁上悬挂的“序伦堂”和“耆年笃学”两匾,就是清朝道光乙酉年拔贡、雅峰书院(景宁当时的最高学府)院长严用光所立。和一般的祠堂相比,严氏祠堂是三级石阶形状构造,据说当年要造这样的“三级”祠堂,还要皇帝御封才可以的,不得私自建造。

  村民们一直认为,严氏祠堂是我们的根,当中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能来小佐村走走看看,感受我们的文化底蕴。

  【记者印象】

  解亮、陈宁:

  看过严氏祠堂,第一感觉就是古朴庄严,特别是全木的门窗及廊柱,以年轮装裱,以沟壑雕饰,时时散发历史积淀的气息,让人不禁遐想当年,小佐人如何汇集于此,又如何躬拜行礼,一起祭祀祖先的场景。

  严氏祠堂就在小佐村当中,可以观赏的角度很多,可以近观深入探寻,也可远观布局构造,大家不妨去那里寻找一种难得的文清风雅和怀旧意蕴。喜欢摄影的朋友,肯定会止不住猛按快门的!

  这茶能当口香糖

  地点:文成县周山乡周垟村

  宝贝:白茶

  推荐人:村主任蓝方宽

  凡是来咱周垟村的客人,我们都会给泡杯白茶,那是村里的礼数。

  我们村其他没啥,就是山地多。以前听说山地上种茶不错,慢慢地就有人做起了这块产业。刚开始是种乌牛早,后来觉得白茶市场不错,有人开始转种白茶。

  2007年,村里的蓝方达、蓝德松等人引进安吉白茶,实验种植了150多亩,经过不断的探索实验,两三年后试种成功了。后来,村里又有几个加入白茶种植的队伍,还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现在村里总共有4个白茶基地,面积有360亩。

  以前我也不了解,后来看村民们种,看他们采摘、炒茶,就慢慢有些懂了。这白茶可是好东西哩!常喝白茶可以降血压,女人们喝还有美容的效果呢!

  白茶虽然属安吉的最出名,但我看我们村的白茶也不差。由于地理上比安吉更南边,气候相对来得暖和,上市时间也比安吉白茶早上十几天。

  【记者印象】

  徐齐、陈潜:

  进村的第一天,我们突然想起牙膏忘了带。村民笑曰:“没牙膏,用我们的白茶漱口效果也差不多!”还有人说,白茶可以当口香糖,喝了嘴里很香。周垟人确实把白茶当宝贝。

  村里人告诉我们,这里的白茶拿到松阳市场上,被茶商收购过去后往往包装成“安吉白茶”来卖。看来,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贴牌生意在农产品上也有。没有品牌,黄金只能卖出稻草价。周垟村的白茶产业化之路又在何方?

  鸡粪羊粪,梨子养分

  地点:泰顺县罗阳镇南山村

  宝贝:南山梨

  推荐人:村支书黄远达

  十几年前,我们就从省农科院引进了当时的一批新品种梨。经过十几年的改良,如今南山村的梨头个大皮薄、肉质细腻、清甜可口。每到八九月份,几乎泰顺县城的每个市场,都能找到这种梨。

  市面上梨的品种很多,为什么南山的梨味道更好?这就跟我们的种养模式有关系,因为南山村几乎家家都养鸡鸭,逐步形成了一套“草养鸡——鸡粪养草和树——草护树——树叶还地”的循环种养模式。

  村里的陈奕法就是其中的典型。他自己养山羊,把羊产生的肥料施在梨园里,并采用地面覆盖的方式,使有机肥被草和梨树完全吸收。在陈奕法的梨园里,草的高度被控制在20厘米到40厘米间,过长才割掉喂羊。夏天地面反射给梨树的强烈阳光容易灼伤果子,而草可以提供酷热下的清凉。

  【记者印象】

  李倩、颜伟杰:

  从规模上讲,南山村的“南山梨”产量有限,村民也大多小打小闹。但从目前的试验来看,这样的种养模式在选择不多的山区还是值得借鉴的。

  南山村的人口在不断外流,村中闲置的山地渐多,倘若村、镇能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将闲置山地置换、转移成片,综合利用,同时利用农家养殖的资源互补,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增加种养效益。南山村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护得不错,希望今后能有专业的农业企业来为南山村打造一个真正响亮的“南山梨”品牌。

  毛竹成林,创业成群

  地点:庆元县隆宫乡张地村

  宝贝:毛竹

  推荐人:村民何锡灶

  我们村地处浙闽交界。全村山林面积734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695亩,是庆元县毛竹重点产区之一。

  以前由于交通闭塞,毛竹不能外销,村民便就地加工成毛边纸和明笋。1983年落实山林责任制,村民十分注重保护毛竹资源。全村订立护林公约,建立护林小组,设专职护林员。竹农精心培育竹林,有计划进行采伐毛竹,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因而毛竹蓄量逐年增多,并建立培植大毛竹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最大毛竹围径已达50~60厘米,每年出售毛竹20万支左右。去年全村仅毛竹一项收入就达200多万元,人均接近4000元。竹林已成为我们张地人的“摇钱树”,大部分在家的村民以削制竹筷为副业,产品销到福州、厦门,有的还出口日本等国。毛竹产业的发展,使张地人在外创业者数不胜数,著名的“三禾竹木”公司就是从我们村里走出去的。

  【记者印象】

  于洪海、陆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张地村的村民们保护和开发并举,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搞起了竹制品加工,听说村民们一年加工竹筷的产量接近2亿双,赞一个!

  茶香不逊铁观音

  地点:衢江区举村乡茶山村

  宝贝:高山茶

  推荐人:村书记卢显文

  茶山自然村海拔800米左右,以茶而名。曾有专家说,受海拔高度和乌溪江流域小气候影响,茶园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如果泡一杯我们这里的高山茶,你会发现茶叶柔软厚实,每盅冲泡的次数,可比铁观音要多上一两次。其味依在,香气纯正。

  【记者印象】

  金梁、陈栋:

  记得蹲点下乡时,第一杯喝到的茶,就是村里的高山茶,并由当地人自己炒制的。茶叶不是杭州市场上常见的扁形,而是烘出来的圆形,外观虽然不怎么样,但口味不比西湖龙井和铁观音差。

  村民谢爱清每年靠着茶叶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他说,茶山村共有高山茶50余亩,但散落在茶园自然村各处,采茶、制茶的工艺还是祖祖辈辈留下来手工做法。

  据我们调查,茶山村当地的茶叶价格很低,每500克只能卖到30—50元,最好的茶叶每斤也不会超过百元,如此之好的高山茶给茶农每年增收非常有限,以致百姓对种茶的兴致不高,这委实可惜。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现代农业,何时进山——欠发达山村蹲点体验之三
·祖宗留下的宝贝 家里实在放不下 谁想要
·杭州工美馆国庆开门 邀你穿越看各式宝贝
·衢州常山电力深夜抢修保山村用电
·记者衢州下乡七日 调查山村经济生活样本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