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大漈的高山冷水茭白远近闻名,价格最贵可以卖到3元一斤。陈宁 摄
浙江日报讯 (李茸 杨丽 李倩 颜伟杰 陈醉 蒋一娜 何苏鸣 董旭明) 在欠发达乡村蹲点的日子,我们惊喜地发现,许多村里都藏着质量上乘的“宝贝”。比如开化的清水鱼,常山的紫薯,遂昌的水菖花,泰顺的土鸡……但它们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卖出与品质相对应的好价格。这些还未打开销路的优质农产品,如何才能帮助村民致富?
清水鱼缘何“养不大”
开化长虹乡蹲点体验小分队
记者 李茸 杨丽
到虹桥村的头一天,村里的会计老吴就神秘兮兮地拉着我们:“一定要去看我养的清水鱼。”听说清水鱼就是养在山泉水中的青鱼、草鱼,是开化县的特产。
跟着老吴翻山越岭,来到山腰上。只见一溜水塘,旁边杂草丛生。水塘的水很浑浊,里面有影影绰绰的鱼。老吴得意地告诉我们,这是古法养鱼,就是在山腰上挖个坑,放点鱼苗,然后靠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和青草养鱼。这样养出来的鱼完全纯天然,肉质鲜美。
听说,清水鱼在县城能卖20元一斤。不过,老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的两口塘加起来约300平方米,里面有四五百条鱼,其中最大的有3斤重。只吃草的清水鱼长得慢,要两三年才能长大。一年到头,老吴每天早晚都要来喂一次草。这样满打满算一年下来,也才4000元左右的收入,再扣除买鱼苗、运输等成本,赚不了几个钱。因此,虹桥村700多户中也就十来户养清水鱼的,而且一般都是两口塘,多的也不过四五口。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老吴遗憾地告诉我们,目前没有条件。村里养了多年清水鱼的村民,都是单打独斗的散户。若要实行规模养殖,需要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如活鱼运输等问题。村里的其他种养业也面临一些困境。村民方光尧是全县两家养鸽专业户之一,鸽子供不应求。方光尧一直想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光鸽舍一项就要投资好几万元,因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意跑掉。
村里的桑木耳种植倒是曾经有过一定规模。2009年,村里还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当年收益不错。2010年,因为气候反常,加上技术不是很成熟,不少桑木耳烂在了地里,很多人都亏了,村民又退缩了。不少村民感叹,这种靠天吃饭的经济作物,一旦大规模种植起来,风险太大,还不如帮人打工来得稳当。
错过的致富路
泰顺罗阳镇蹲点体验小分队
记者 李倩 颜伟杰
今年47岁的陈奕法,是整个南山村难得还留在村中的壮劳力。他沿袭着一个传统农民所做的一切:种植蔬果、饲养畜禽,并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庭,供两个孩子上完了高职。
这些年,除了自己的山地,陈奕法种植蔬菜的山地年年都在变化,因为这些地大多来自外出打工的亲戚朋友闲置的土地,零碎且不稳定。饲养的畜禽也集中于屋前搭建的雨棚,30多只鸡、鸭,和40只羊挤在不足百平方米的圈栏里。
其实,有着十几年种养经历的陈奕法,一直想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和山羊养殖规模,但因为地处山区,平整连片土地的成本大,而投资养羊也需要资金和场地,但村里已很难找出一块合适的地方,而山里的树林都是生态公益林,“没法动”。
“泰顺是浙江生态第一县,保护生态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陈奕法说,山林有时对他们而言意味“必要的放弃和牺牲”。
南山村支书黄远达告诉我们,2003年,村里的李香轴等人曾成立了一家年产2000羽的生态养鸡场,放养在村里的山林。刚开始这家养鸡场也确实红火了一阵,但由于生态林保护规模上不来,效益也一直提不上去,两年之后,大家不欢而散。
“后来,隔壁乡镇发展的规模土鸡养殖渐渐成了气候。现在,已经卖到了每公斤100元以上,并且基本上占领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黄远达说,南山村虽然占得了这一产业的先机,但没有发展起来,比较可惜。
水菖花何时遍山野
遂昌高坪乡蹲点体验小分队
记者 陈醉 蒋一娜
在高坪乡箍桶丘村村民涂凤珠的泥房旁,长有两棵并不高大的灌木,棕红色的枝条有些稀疏,叶片簇拥在枝顶。
“见缝插针式的种植让我差点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这叫水菖花,也叫它山桠皮,是珍贵的药材!”村支书张传荣解释说,它的花可入药,每公斤卖到60元,杆子可卖六七角,根和皮每100斤可卖400元。
据了解,高坪乡是全国最大的山桠皮种植生产基地,而箍桶丘村的面积有2037亩,居全乡9个行政村之首。
巨大的商机,却并不是村民致富最得力的来源。张延根一家年收入大约七八千左右,其中毛竹贡献了四五千元,四季豆等农田产物约有一千元进账,余下的才是水菖花的收益。
“种植面积大,并不意味着产量最大化,平时水菖花的叶片也极易遭遇虫害,要想种好并不容易。”张延根指着一根腐烂了大半的根条说,一般种植五六年后,根就会像这样被虫病侵蚀,或者凋谢,需要重新种植,这就耗费了不少时间,平均下来亩产并不高。
“我们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治虫、避免水淹等等,却始终无法突破这道坎。所以村民们也不敢用大面积的农田来栽培。”在小村农技员的眼里,水菖花产业化最大的瓶颈就是技术。
埋在深山的农产品往往“纯朴”有余,“精细”不足,停留在产业的最前端,这亦是水菖花的困境。
在水菖花绽放的季节,小山村不时见到一辆辆满载鲜艳洁白的山桠皮花杆、干皮的车往外走,晒干、捆扎就是村里唯一的加工方式了。
紫薯烂在仓库里
常山新昌乡蹲点体验小分队
记者 何苏鸣 董旭明
村民王庭旺最近挺乐,眼瞅着紫薯的订单纷至沓来,今年自家种的10亩紫薯不愁销路了。“每亩地能产3500斤左右,按今年的行情,还是有赚头的。”
可是,他话锋一转——“明年嘛,谁也说不好。”
让王庭旺悲观的,不是“靠天吃饭”的紫薯质量,而是起伏不定的市场销路。
新峰村多沙性土,不适合很多农作物的生产。可种出来的紫薯却外表光滑入口绵润,好吃得很。2006年被列为浙江省农科院的示范基地之后,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几亩紫薯,“那两年,村民靠种紫薯赚了不少钱。”
可是好景不长,周边的农村开始大规模种植紫薯,没有固定销路、没有市场信息、只靠小零小卖的新峰村就慢慢被比下去了。
去年,村支书徐益林“包收购”的许诺,让新峰村的紫薯种植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0亩,丰收后的紫薯堆满徐书记家的整个仓库。可最终因为找不到买家,大部分的紫薯烂在了仓库里。
“现在,紫薯地大部分人都改种自家吃的蔬菜了。”王庭旺告诉我们,今年村里算上他家的,一共也就种了15亩左右紫薯。
不可琢磨的市场,让埋头耕作的村民们无所适从。对王庭旺们来说,找准市场真的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