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薇
开开心心出门上班,却被飞驰的汽车迎面撞上;大人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孩子爬上窗台从高处坠下……每天都有人没病没灾地死于意外创伤。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年有500万人死于创伤,占全球死亡人数的9%。
中国的情况也很糟糕,2007年8月中国卫生部发布《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伤害约2亿人次,死亡约70万-75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估算每年因伤害就医约6200万人次,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
为此,卫生部特别设立一个专门针对严重创伤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被列为2010年度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投入1660万元,是我国迄今为止急救医学方面经费最高的项目。
这个项目由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共同完成。上周末,浙医二院举行了这个项目的浙江省启动仪式。
浙江的创伤人数车祸、高处坠落占前两位
浙江大学的急救医学研究所放在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浙二从2008年开始对浙江省创伤病人的伤情和救治数据做调查研究,显示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之前全国各省还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
王院长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伤救治缺乏规范的救治体系,主要是院前急救有效率低、院内救治不规范,所以创伤救治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比较高。
浙医二院选取了2009年浙江省内10家医院的急诊数据,共收集到5464例有效的病例资料——
男性伤者3967人,占总人数的72.6%,女性1497人,占27.4%。
创伤患者年龄分布:20-60岁75.3%,20-50岁57.9%。中青年人占创伤患者的大部分。
创伤患者受伤原因分布:第一位是车祸伤,有2957人,占了56.6%;第二位是高处坠落伤,有667人,占12.8%。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占总人数的近70%。
创伤患者职业分布:工人19.8%,农民62.9%,学生3.2%。农民是创伤事件发生的主要群体。
浙医二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沈伟峰参与了本次调查,“做值班医生的时候感觉很明显,节假日、周末的晚上经常收到车祸病人,而高处坠落的病人要么是正在作业的工人,要么是没被看好的孩子。”
医院组编了一本关于医院急诊案例的书,上面有100多个案例,关于车祸的有这么两位病人——
病例1:患者王某,男,40岁。晚上在某乡村一级公路上行走,路上没有路灯,视线不佳,患者没有走人行道而是翻越栏杆后穿越马路,被一辆皮卡撞上后甩出5米远,当即昏迷。被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昏迷、呼吸功能不全、休克、双下肢不能活动,经CT等检查诊断为严重颅脑损伤、血胸、肺挫伤和脾脏破裂。出院时仍昏迷,大小便失禁,生活质量差。
病例2:患者李某,男,21岁,某技工学校2年级学生。2007年夏季某日,李某借了一辆轿车,准备接女朋友出去玩,为赶时间而超速行驶,过隧道时违规超车,来不及避让前方开来的卡车,发生车祸,车头严重变形,李某当场死亡。事后检查发现李某未系安全带。
高处坠落病例:罗某,男,39岁,墙体清洁工,因清洗外墙时未系安全带,不慎从9米高处坠落,30分钟后送到医院抢救,入院时中度昏迷,耳、鼻和口腔内均有出血,呼吸浅慢,血压低,右肺呼吸音减弱,左上下肢多处多段畸形。小公司老板逃避高额医疗费用,多次催讨无果且家里也无力支付,只能自动出院回家。
新版心肺复苏指南说
按得深、按得快、按得用力就有效
浙医二院急诊科主任张茂医师说,卫生部设立急诊方面的课题,是为了提高创伤后的救治成功率。这里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受伤后的现场急救,第二是送到医院后的救治。
从浙医二院的调查看,受伤后5440名患者被送到了医院,只有1625人得到了专业有效的现场急救,不到总人数的30%。
严重创伤后有相当大比例的伤者会立即死亡或在送到医院之前死亡,抢救病人的时间很短,急诊医学界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的说法,在创伤后准确急救是非常关键的。
急救最关键的是保持呼吸心跳,可以前心肺复苏讲究呼吸和按压的节律,没有受过培训很难掌握。“最新的《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简化了很多,普通人都能学会。”张主任说,以前的心肺复苏程序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现在改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就是说看到病人,立即按压胸部,按得深、按得快、按得用力,小心翼翼反而没有效果。
医院开展的这个创伤救治国家项目还将建立信息平台、救治规范和培训制度,急诊科主任医师赵小纲说,建立信息平台后,急救指挥中心可以根据交通状况、伤情严重程度判断送往哪家医院,让伤员得到最快最恰当的救治。
这个项目还将培训1000名专业化院前急救人员,在北京、浙江、重庆、大连、柳州、天津等地区试点,希望把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时间缩短10%-20%,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10%-20%。
(都市快报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