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
以下这几个场景恐怕经常打车的金华市民都挺熟悉,每天都在我们身上或身边不停上演。
场景一:“啃着包子望眼欲穿”
上班族上班就几样交通工具,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为了能多睡几分钟,早上跑到早点铺拿上两个包子,转身打个车到单位,是很多人每天的固定节目。但万一运气不好碰上过路车少,就很容易悲剧了,而在早上的高峰期这是很常见的。嘴里啃着包子油条,一边左顾右盼望眼欲穿,也成了婺城早上的一景。
场景二:“拉着行李箱等得心焦”
火车还有15分钟就要开了,可站在小区大门口已经快半个小时了,还没碰上一辆空车。算算路上还要花去10分钟时间,即使运气好,一路绿灯,打车到车站也得拖着行李箱一路狂奔,才能赶得上这趟等了很久的列车。这样的情景,住在市区环城南路以南的小区居民感受应该更明显。
场景三:“从百货公司出来大包小包,走上1公里才有空车”
每年的店庆、圣诞、新年,市区的各大百货公司都要搞隆重的庆典,在商场里购物开心,可一出门口都有点茫然:大包小包的血拼成果,怎么拿回家呢?如果在江北一百附近,仅仅走到附近的新华街和解放东路是远远不够的,过来的全是满座的车子,只有往上游截车,有时候得走将近1公里,到市人民医院或者将军路附近,才可能碰上一辆空车。
如何破除打车盲点,你有高招吗?
在城市中心区,出现打车难现象一般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雨雪天气时,平时打个车大多比较顺利。但在市区有些郊区或新兴区块,打车难的现象长期存在,可以说是打车的盲点。因为出租车要自负盈亏,哪里客人多往哪里钻。有时他们宁愿在火车站蹲点,也不会开车满市区“巡逻”找生意。
记者整理了市区几个打车难比较集中的盲点,大多位于主城区的东南西北边缘,因为没有稳定的客源,出租车也不太愿意去。
比如位于市区东西两翼的金东新城区和婺城新区的出租车都很少,等半小时是常事。主城区四个门口,北边的道院塘、南边的湖海塘、东边的环城东路、西边的西关等地,都是老盲点,只能碰运气有没有过路车。
市民方显民长期在嘉兴工作,他说当地的出租车上都有个GPS系统,出租车公司的呼叫服务台接到乘客要车的电话后,就会向附近区域的出租车广播,第一个回复的司机会得到乘客的电话号码,接下这单生意。这对缓解打车盲点非常有效,金华为什么不参考呢?
记者从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市区的所有出租车都装有GPS系统,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已具备技术基础的呼叫服务却没有推出。
火车站拒载已成痼疾
从金华火车西站出来,沿着路边的“出租车”引导牌走到路边,有一长串出租车在排队,按说很方便,但你却打不到一辆车。因为车上往往没有驾驶员。
这些出租车的驾驶员都跑到出站口拉长途客人去了,“永康、永康”、“义乌还少一个,马上走”,刚从车站出来,马上就会有人冲着你喊。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车上有驾驶员的,他也有理由:“我在等人。”你想打的到市区,还得往后走上100多米路,那里的出租车是会去的。
火车站的拒载已经成为痼疾,特别是外地客人到金华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继而对金华的城市印象也下降。这是出租车司机片面追求效益的缘故,也与出租车公司管理不力、职能部门查处不严有很大关系。今年金华运管的“96520”电话投诉热线接到关于出租车的投诉共163件,其中拒载就占73件。而归根结底,这和市区出租车运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千人摊不到一辆出租车
2004年,我市有关部门决定在金华市区增加投放180辆出租车。2005~2008年这四年间,市区出租车数量稳定在862辆。到2009年,出租车数量降至796辆,这个数量一直保持到现在,7年没有增长。
与此同时,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1.39万元增至现在的2.29万元,城区面积由原来的一环区域面积31.5平方公里增至二环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
按照市区常住人口92.7万人、流动人口30多万人计算,市区千人拥有客运出租汽车0.86辆,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远低于全省1.68辆的平均水平,只有衢州是0.49辆,比金华少。
据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出示的第三方调查数据,2011年4月,市区出租车实载率已达到89.2%,而好多城市只有60%至70%,市区现有的出租车总量已经无法跟上需求。
的哥的姐怎么说
说起打车难,的哥的姐们一边同意,一边也有苦水要倒。
“高峰期打车难是真的,但这时候大家都是一窝蜂,就算车子再多,一样很难打到车。”尤其是高峰期的交通也是堵塞最严重的,出租车在路上等待仍然要烧油,一旦生意的时间长了,必然影响到接下一单,效率不高赚得自然少。
浙GT2768的车主邵女士说,现在油价这么贵,以前出租车最喜欢跑的长途都不太愿意去了,比如以前武义最少80元就走了,现在120元也不一定去,永康要180元。“路上烧油多,到了那边没什么客拉就亏了。”目前市区起步价加上2元的燃油补贴,等于每单起步就有8元,如果乘客同意顺路拼个车,司机的收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