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3日讯
再过半个月,作为德清县打造“中国钢琴音乐谷”的首个项目,湖州市首家钢琴展示馆将在德清开馆。
它主要用来介绍德清钢琴产业的发展状况,展示钢琴文化。
今年10月18日,“中国钢琴音乐谷”文化产业园举行了揭牌仪式。位于浙江北部的德清县宣布,将致力打造一个集钢琴设计、制造、展售、培训、演出、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走在洛舍东直街上,你可以听到街头巷尾不时传出叮叮咚咚的悠扬琴声。
在这条蜿蜒的乡间小道两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钢琴厂。
洛舍位于湖州德清县,离杭州很近。这个人口只有1.8万的江南小镇,有着“中国钢琴之乡”的美誉。镇上有46家钢琴制造和配件企业,相关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钢琴量已占全国总量的1/8。
洛舍的第一架钢琴就诞生在这条街上,打造这台钢琴的是德清中徳利钢琴厂总经理王惠林。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出差的王惠林看到许多人拿着大叠钞票排队买钢琴,一架钢琴售价高达一万元,还不一定买得到,头脑很灵光的他就有了造钢琴的想法。
“当时,全国钢琴年产量不到5000台,而日本、欧美国家的钢琴普及率已经达到了25%。全杭州却只有解放路百货商店有一架钢琴,西湖文化用品商店虽然卖钢琴,但是没有样品。”那时,王惠林就认定,随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投入,钢琴这个乐器一定有搞头。
1985年,洛舍创办了湖州钢琴厂。任厂长的王惠林,通过朋友介绍,用一年一万元的保证金,从上海请来了5名高级钢琴技术人员,打造出洛舍第一架钢琴。
“起步真的很难,许多配件买不到,连做零部件的机器都要自己组装。”王惠林回忆说。
凭着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当年10月,他们造出了8架“伯乐牌”钢琴。
王惠林徒手造钢琴的事在镇里传开后,许多木匠、油漆工都慕名而来拜他为师,给他打工。这其中就有现任杰士徳钢琴厂总经理鲍海尔,当时的他只是个20出头的小伙。
“我以前做木匠,活不稳定,有一天没一天的。我想学一门手艺总是不错的,就去找师傅学做钢琴,谁知道一做就是20多年。”
现在,杰士徳钢琴厂是洛舍最大的钢琴厂之一,年产钢琴2000多台。
在鲍海尔看来,师傅王惠林是洛舍“开天辟地”的一个人,现在洛舍40多家钢琴厂,有一半人都是从王惠林的湖州钢琴厂里出来的。
1994年,鲍海尔带着4个技工,成立了洛舍第二家钢琴厂,也是全国第一家乡镇私人钢琴厂——杰士徳钢琴厂。
比起师傅,鲍海尔更明白打造钢琴文化对自己厂子发展的重要。
去年上海世博会上,杰士徳生产的一架三角钢琴被放在生命阳光馆中,由盲人钢琴演奏家孙岩演奏。
之后,这架钢琴在北京北纬秋季拍卖会上义拍,380万元的起拍价,最终以990万元的高价落槌。
这一仗,让洛舍钢琴更加声名远播。
“当时,孙岩说,这是他弹过的最好的琴。”说起钢琴进世博,鲍海尔特别自豪,“做钢琴这个产业,单单做硬件是不够的,以前我们只注重销售和生产,近年来我们开始注重发展钢琴文化,用文化带动产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