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11月23日上午,金华市公交公司北侧一幅不到12亩的商住用地成功拍卖出让。地块虽小,毫不起眼,但如果放到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缩,楼市全面降温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这次拍卖背后透出的积极信号,不容我们小觑。
小地块成交
释放出理性信息
第一,自8月初迎宾大道东侧一幅地块拍卖出让后,3个多月来金华市区再也没有以拍卖方式出让过商住用地,不是报名不足3家“拍转挂”,就是低于保留价流拍。进入11月份,楼市早已是寒流阵阵,土地流拍也已不是新闻。这幅地块引来了3个买家,而且能成功出让,不能说奇迹,也至少让业界感到了一丝暖意。
在寒冷的“冬天”,还有人在拿地,要掏出5200多万元土地款,说明房地产行业并非看不到希望。在3家竞买者眼中,调控是为了挤泡沫而不是打压,是为了房地产市场长远的健康发展。如果调控纯粹是为了打压行业,要房价大幅下行,那就完全没有举牌拿地的必要了。市场越冷的时候,越是需要信心。
第二,这次最后落槌的成交价是每平方米6700元,仅仅比起始价高了400元。不见豪气冲天的“地王”,不见动辄就翻一倍两倍的激烈竞地场面,买主谨慎小心地举牌,拍卖师平静地落槌,这不正是我们呼唤和期待的理性一面吗?这不正是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吗?地价是前两年房价大涨的主要推手,只有地价理性,房价才能理性。
万科总裁郁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现在我也听到不少同行有很多的抱怨,还在留恋过去的好日子,觉得现在这个行业不好做之类的,但过去的美好岁月应该吗?正常吗?你这么去想,你就不会留恋了。”的确,当市场理性一面出现的时候,开发商不应该以冷清、没法做等去抱怨。让住宅回归居住的本质,去投机投资化,鼓励刚性需求,这才是一个理性的市场所为。
阵痛是前期
透支的代价
11月全国楼市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一是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表态:“房地产市场调控绝不可以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又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11月12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将2012年定调为“过冬年”,将行过冬之策,“现金为王、快速销售、谨慎拿地、节流过冬”。郁亮此番定调,让大小房地产商们不禁寒意阵阵。
眼下,历时一年半之久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了成果巩固期。随着房价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的博弈也在加剧:购房者嫌房价优惠幅度“不给力”,而开发商则指望“限购限贷政策能松绑”。买卖双方都在紧盯着下一步的政策走向,是松还是紧?这两大信号的释放,等于是彻底打消了部分开发商指望政策松绑的侥幸心理,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正视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御冬的长期准备。
在一二线城市房价纷纷松动回调之际,温总理“调控毫不动摇”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预期,购房者自然是欢欣鼓舞。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房价下调如能软着陆最好,如果房地产行业在重压下出现大起大落,资金链大面积断裂,进而波及上下游产业链,也就谈不上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购房者。这也是地方政府所不希望看到的。
我市有房地产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为了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的“阵痛期”是无法回避的,这也是前期房价透支过快上涨,所必须承受的“代价”。房地产企业只有像行业龙头万科一样,主动调整开发策略,做好御冬的各种准备,才是应有的积极态度。而指望政策松绑来摆脱困境,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压力渐增
房企须作抉择
记者与部分房产界人士交流时,业界普遍感到一是寒冷,二是迷茫。“老板是天天挠头,高价拿的地,高成本融资,销售回笼不了,项目还不能停,不断往里面砸钱,资金链眼看是越来越紧了,上下两难。”市区一项目营销经理对记者叹苦道。
“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很认可,就是有一点不放心,说万一房价下跌了怎么办?”有置业顾问说,现在最怕接到客户这样的咨询电话,“房价不跌谁能保证?”
与全国一二线城市形势一样,金华楼市近期的低迷观望自不必说。备受煎熬的是,房地产市场寒风阵阵,还在继续承受重压。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房价样本指数显示,金华房价经过连续两个月微幅回调,目前已大致回到今年6月份的水平。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0月份金华新建住宅价格已连续3个月不涨不跌,而二手住宅价格在连续6个月环比回落之后,在10月企稳。
浙江房价看绿城,作为省内房地产风向标的绿城,一直处在风尖浪口。绿城杭州的房价也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前不久推出3个楼盘团购享受9.2折内部优惠价的促销措施,意在加快资金回笼。现在没有人会怀疑,市场的压力和风险正在放大。
事实上,真正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市场供过于求的发展趋势还在加快。今年1至9月全市房地产投资开发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26.4%。投资开发受去年惯性影响还在增速,而销售基本受阻,更大的风险是不是还潜藏在后面?
据市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透明售房网的数据,目前仅金华市区积压的可售房源就超过了1.1万套,可售商品房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大关。几乎每次开盘,都会有积压房源拉高这两个楼据。随着积压房源的直线上升,业内人士担心这将成为市场难以承受之重。
无论是降价也好,不降价也好;也无论是通过融资采取继续观望之策,还是加大投入和创新来提升品质,开发商都必须作出自己的抉择。业内人士认为,鉴于调控已进入巩固期,开发商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好资金风险,适时以价换量,潜心做好品质,为未来发展蓄积力量。
回归理性方能
走得更远
部分手头项目资金已回笼或大部分回笼的开发商,面对持续紧缩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却是相对轻松和乐观。“只要房地产市场还存在,只要民间还有改善住房的条件和愿望,经过调控洗礼后的楼市还是有希望的。”有开发商对记者这样表示。
在他们看来,调控对行业来说,在短期内肯定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淘汰一部分开发商;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倒逼开发商提升品质、注重品牌,沉下心来真正做好宜居的产品。“像房价飞涨的时候,一天到晚想着提价,甚至几天一个价,哪有心思做好产品?”有人这样反思。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楼盘的房价水平已经脱离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盖起来的房子没几个人买得起,到处空着,而多的人手里却有四五套囤着,这也失去了房地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金华楼市来看,不少开发商已积极调整定价策略,顺应调控市场。比如像9月份保集蓝郡高层,以9500元/平方米起步,大大低于原先1.1万元~1.2万元/平方米的市场预期,结果开盘当天就签约上百套。上城锦苑高层在金华2011房博会期间开盘,以6500元/平方米起步,成了房博会的销售冠军和最大赢家。茂新房产早在两年前就调整策略,大胆创新,在金华首推空中叠加排屋,提升小户型的性价比,主攻刚性需求市场,连连获得成功。在即将推出的四季尊敬域项目上,竟破天荒地将89平方米的户型做到了“三房二厅二卫”,实际可用面积高达130平方米。
在调控的阵痛中、在市场的倒逼中,有的开发商已开始慢慢冷静下来,低调拿地、合理定价、创新产品。如果这能成为一种常态,一种理性的回归,那无疑是房地产业之幸,也是购房者之福。从金华来看,市政府已提出了打造宜居宜游精品城市的目标,现有的城市发展,包括居住开发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多湖、湖海塘以及城北等重要板块都还将规划大发展,房地产必然要担当重任,市场没有长期悲观的理由。只有通过调控挤掉房价、地价的泡沫,金华的房地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