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蒸笼师傅年底到赶工忙 农家技艺即将失传
2013年01月21日 07:32:35

  快到年底,年味越来越浓,农家土厨师成了“香饽饽”。这些农家宴席的掌勺人,自带锅碗瓢盆,做出的菜色却不比星级酒店的逊色。如今在萧山,土厨师的走俏,也让制作传统竹蒸笼的傅桂年赶上了好时候。

  祖传的技艺,一做将近50年

  这些天,作为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萧山义蓬街道头蓬社区傅桂年师傅的生意已经排到年外。每天早上8点,头蓬老街2号的大门准时打开,在清脆的毛竹“劈篾”声中,傅桂年一天的生意开张了。

  今年63岁的傅桂年,祖籍诸暨,后来跟随父辈来到了头蓬老街。这门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傅师傅一做就将近50年。50多年的手艺活,让傅师傅练出了一副好身体,大冷的冬天,坐在门口做做活,他只穿一件单衣。“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对老底子的东西越来越讲究了”。傅师傅没想到,在他享受天伦的年纪,竹蒸笼反倒开始旺销了。

  由于手艺好,傅桂年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曾做过15层的蒸笼,最大的笼口直径就有1.1米,是部队里过来特别订做的,用来蒸馒头,一层蒸笼能摆上百来个馒头,最小的只有20厘米宽,常见于蒸小笼包子。

  竹蒸笼制作的特点是将竹子分成宽度4厘米左右的竹片,然后用竹篾将竹片拼接后绑定蒸笼,虽然简单,但是要做出精品,还是需要工夫和耐心的。

  眼下是竹蒸笼销售旺季

  傅师傅回忆,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家里三代人都以制作竹蒸笼维持生计,在特殊的年代养活了一家老小。尤其是他父亲,更是这门手艺活的高手,大家都管他叫“拳头师傅”。如今,养家糊口的任务不再,这门手艺面临失传,傅师傅曾有一徒弟但现已改行,子女都从事其他行业。

  傅师傅说,现在对竹蒸笼需求最大的是当地的土厨师们,临近年关,竹蒸笼是厨师们少不了的工具。一个厨师,起码要备上两套以上的竹蒸笼,才能保证麻利的出菜速度。每年9月中旬以后,土厨师生意一开始走俏,竹蒸笼就迎来了销售旺季,到了5月份,婚宴少了,就进入淡季。

  如今,这门手艺已经成为一项传统技艺,收编进入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傅桂年也成了非遗传承人。他说,制作蒸笼塔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为了让这门手艺不再失传,每年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示的时候,傅桂年就会去现场表演,向后人展示这项民间手艺活的精妙。

  小链接

  它是一项即将消失的手艺

  据传蒸笼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传统的蒸笼用竹子编制,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经高温、蒸煮等特殊处理精制而成,具有不霉变、防虫蛀等优点,富有自然色彩,是绿色环保产品。

  一只竹蒸笼,需要制作一天,一般一套为五只,再加上笼盖,完成一套蒸笼的制作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顾客有特殊要求,可以定做。然后,这种制造方式基本已经快退出市场,目前会这门手艺的艺人已经很少了。但是竹蒸笼仍然有着不可替代性,用竹蒸笼做菜能保持蒸汽水不倒流,原汁原味,时间虽长,但口感更好,以色香味俱全而饮誉全球。作为东方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竹蒸笼制作如今成了一项古老的即将消失的手艺。(萧山记者站 郑丽华 通讯员 沈志芳 曹丽惠 傅丹萍)

  

【今日会生活】1月21日:三枪保暖内衣不如保鲜膜?6个名牌零下17度PK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 陈林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浙江拉响高温橙色预警 未来3—5日全省持续"蒸笼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