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金持续了10年牛市之后,居然还会有“像买白菜一样买黄金”的机会?上周末,杭州各家百货店的黄金差点被“抢空”。卖家动辄万元、几十万元地下单,花几百万元买10公斤投资金条的客人也不少,柜台前买金要排队,销售翻了5倍。
销售井喷是因为近日国际金价的“高台跳水”,随后,金价又回涨到1400美元/盎司以上,很多投资客都选择在暴跌之后抄底,无疑为原本火热的零售市场再添一把柴。不过,虽然销售额翻倍增长,众多金企却变得小心谨慎,几乎没有采购新货的计划,这一点也透露出他们对未来黄金市场的犹疑态度。
国际金价跌破了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很多人都在心里悄悄问了一句:未来黄金还能继续闪光吗?
商场差点儿空柜,买家按公斤入手
最近,国际金价下跌引发购金潮,网络消息不断曝出香港金店几乎空柜。从杭州各大商场及专卖店来看,在火爆销售下,补货差点跟不上断货的速度。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各家百货店的黄金珠宝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明牌、老凤祥、周大福这几个牌子,这几天许多畅销款都断货了,现在从周边近的门店补货过来,今明两天能把空缺的货品补齐。”延安路上一家百货店的相关负责人说。面对断货,各大黄金品牌只得先从其他分店调运货品补充到热销门店,或者先把一些并不畅销的产品铺满专柜。
4月17日,杭州中国黄金实时基础金价一度下跌至275.8元/克,各大商场黄金珠宝区的销售同比翻了3倍;昨天,几大香港品牌千足金价格回升到365元/克,内地品牌为363元/克,冲着金价低位反弹后的购买心理,百货店的珠宝区上周末的销售额同比翻了5倍。
疯狂的购金热潮也让大单频频出现。“金饰的客单价几乎都在万元左右,投资金条方面,客人多是按公斤入手,有一个客人一口气买了10公斤的投资金条,花了290万元左右。”百货店的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上周末各大百货店一楼的几个收银台一直排着长队,收银员忙得连买饭打水都是由同事代办,此外,商场还增加了保安的数量,来确保商场秩序。“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我前面都是人,连挤进去看货品都很难。”许先生前天经历了这场黄金“大劫难”。
金企死死守住“合理库存”
几天前,国内一家知名珠宝企业刚刚举行了一场订货会,这六七天的时间里正好碰上金价“高台跳水”,最终,在这场订货会上共售出近2万吨的金饰品。
然而,节节攀升的销售数据,仍让金企大佬们忧心忡忡,金价高位时囤下的货,这下都低价卖出,对于库存量大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利润的压缩,和业绩可能下滑。
“几家做黄金的企业现在态度很谨慎,金饰品热销让他们的库存量大大减少,不少企业的金饰品、公益金条数量,都从基础的10公斤收缩到5公斤左右,但他们并不打算采购新的黄金。”业内人士透露。
有意思的是,这种谨慎还表现在金企与商场的合作方式上。近期,不少金企在和商场联手推活动时一反常态,提出“先结算现款,再拿出货品”的要求,“最近金价走势不明朗,他们要确保把做的每个决定的风险都降到最低。”商场相关人士表示。
谨慎之余,不少金企仍将“合理库存”视为重要评判点。“其实,在保证合理的库存之外,我们会根据每天统计的销售数据,实行‘卖多少进多少’的策略。”明牌珠宝销售总监尹阿根说。
“黄金暴跌对珠宝行业影响并不大,珠宝企业一般都按需采购,并不囤金,相当多的企业还采用‘借金还金’的模式运营,企业还会做套期保值来避免黄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新湖期货分析师吴老师说。
“牛”了10年的黄金还能闪多久?
近期黄金成为市场焦点,4月12日开始的两个交易日,美国comex黄金遭到剧烈抛售,暴跌200美金,瞬间打破了很多投资者认为的铁一般的防线1500美金/盎司。国内黄金期货也应声大跌,并难止跌势,主力合约(黄金1206)4月15日跌幅达5%,并于4月18日创造了2011年黄金大牛市以来的新低。
金价大跌,让不少的投资客和买家们纷纷加入“追跌抄底”的队列中。而现在金价反弹,也让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再度成为话题。
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各期货公司都不看好未来黄金走势。新湖期货分析师吴老师表示,黄金正处于去金融化的道路上,越来越呈现一般投资品的特征。目前来说,黄金处于对质时期,应该还是看空,不会迎来2011年的大牛市。
南华期货业务经理洪秀表示,黄金走弱在意料之中,但未料到下跌如此迅速,市场短期抛盘400吨,相当于黄金一年产量的四分之一。从全球资产轮动规律来看,以黄金为代表的实物资产,超过十年的大牛市已经结束了。所以我们认为黄金接下来不会大涨,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大涨,不建议大家抄底。
- 蓝桥景苑好多住户在过道上装门 两家人打得头破血流
- 处方里"川贝"份量越来越少 缘于中药"总价控制"要求
- 黑色轿车撞倒男孩 硬塞了三百元让他自己搭货车回家
- 住了五天的男客清晨选择了逃单 摔下平台致腰椎骨折
- 杭州投资者狂扫金条 专家:熊市不言底、抄底需谨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