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1日讯 杭州九成以上农贸市场设立快速定性检测室,实行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人物故事
A
3分钟快速检测农残超标与否
杭州女子夏琴,就是其中一位农残检测员。昨天早晨6点30分,她骑车准时赶到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农残检测室,开始投入紧张的检测工作。
检测室内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30个批次的待检农产品。其中,青菜等蔬菜20个批次,鱼、虾、白木耳等水产品和干货共计10个批次。
夏琴洗净双手,从柜子里拿出剪刀、量杯等工具,又拿出几种不同的药水。
夏琴从事农残检测工作,至今已长达近6年。这位富有经验的女检测员告诉记者,蔬菜主要检查是否农残超标,水产品主要检查双氧水或甲醛,干货主要检查亚硝酸盐或二氧化硫,而豆制品主要检测吊白块……
一边说着,她一边撕下几片待检蔬菜的菜叶,用剪刀剪碎叶尖部分,碎菜叶依次放在几个玻璃小烧杯内。“如果有农药的话,一般菜尖部位残留的农药较多”。
剪罢菜叶,她又拿出一瓶无色透明药水,倒入各个烧杯内,药水叫“磷酸盐缓冲液”。
“‘缓冲液’要浸泡菜叶10分钟以上,再提取浸泡液的汁水。酶加完后再次提取汁水,再加显色剂,最后加一种叫底物的药水。摇匀后,放入快速检测仪器上,3分钟就能出结果。”夏琴告诉记者蔬菜农残检测的一道道步骤。
此时,外形像一个电子秤的农残快速检测仪器,已经启动电钮。夏琴把浸泡出来的汁水,依次放到农残快速检测仪的长形槽中。3分钟后,仪器上的电子屏显示出检测结果,并打出一张“快速定性检测报告”。
“48、49、30……”夏琴指着电子屏上显示的一串数字,吁了一口气后,又说:“如果数字超过50就属农残超标,50以下属于安全的。”
甲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蔬菜上的农残,一旦超标,通过农残快速检测法,立即能被发现。
每天揪出1.3个批次不合格农产品
而水产品或干货,则采用另外一种检测方法。夏琴把待检的5个批次“豆腐鱼”,剪成细小的碎鱼块,放进5个小玻璃杯中。又在各个玻璃杯内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10分钟以上,提取出其样品液。再加入一种叫AB液的药水,又加入样品液,一分钟后,再加药水C。
随后,大家静静等待它现出“真身”。
不久,5个小玻璃杯中的水,由无色渐渐变成浅紫,其中3个杯中的水变成深紫色。
“变深紫色的3个样品,甲醛超标。”夏琴拿出甲醛比色卡核对,3个豆腐鱼的样品甲醛超标约60%。
夏琴随即开出单子,并把检测结果上报给农贸市场、市贸易局和市工商局。
针对检出的不合格批次,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员派人下去,第一时间对这些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全部销毁。
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夏琴上午一检测出有3个批次的“豆腐鱼”甲醛超标,他们当天下午一次性共计销毁了约25公斤不合格的豆腐鱼。
从甲醛超标的豆腐鱼,到农残超标的四季豆、土豆和豇豆等,再到吊白块的腐竹等……我问夏琴,有多少不合格的农产品被你检测出来,挡在农贸市场的“门”外?
夏琴翻看检测记录后确认,今年年初至6月底,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共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农产品有229批次,涉及豆腐鱼、银鱼干、开洋等。
因为严格把关入场农产品安全,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农残检测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检测点。
杭州九成以上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严把食品安全关,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起,杭州90%以上的农贸市场,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根据杭州市工商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杭州全市329家农贸市场,共配备了检测设备366台,和专(兼)职检测人员308人。
为提高检测员的检测能力,杭州市工商局今年还组织开展了8期500多人次的检测员培训。其中,有400多人取得资格证书,杭州检测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
每天清早,专业检测员在杭城各个农贸市场,对准备上市的农产品开展快速定性检测,测定农残是否超标,并及时上报。
根据规定,杭城每一个农贸市场每天抽检的农产品,不得少于12个批次,不得少于4个品种,检测涉及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甲醛等8个品种。所有检测结果,每天上午8点前通过网络报送给杭州市工商局,并要上网向社会公示。
记者查看全市农贸市场报送来的数据,从2013年1月1日至今,杭州市329家农贸市场,一共快速定性检测农产品685745批次。其中,本年度一共发现不合格的农产品5262个批次。截至目前,杭州各个农贸市场一共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88012.98千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8月,杭州市财政投入580万元,将更新升级主城区142家农贸市场检测仪器设备。
杭州市工商局市场处的方处长介绍,农贸市场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后,能提高农贸市场发现不合格食品的能力;强化检测设备保障能力;农贸市场检测出来的结果,与杭州市工商局实时联网,杜绝潜在的作弊可能。
除了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外,杭州还初步建立了群众义务监督制度。目前,全市各农贸市场共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60多名,古荡等农贸市场还实行群众义务监督员每日检测驻场盯人监督。
新闻助读
B
制度的威力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三餐饮食之需,又排在人类各种欲望之首。
遗憾的是,现实中,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容乐观。含“神农丹”的“毒生姜”,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含顺丁烯二酸的“毒淀粉”……一个个被曝光的有毒食品,让公众更加渴望食品的安全。
除了谴责和抱怨个别食品生产者追求不道德的利润外,全社会似乎更应思考和研究,如何建设一个没有漏洞的食品监管大“防火墙”,并最终有效地把问题食品堵在“墙”外。
值得庆幸的是,杭州市正着力建设包括食品检测等一整套严格的把关制度,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发挥出不可小觑的威力。
今年5月,来自山东的500公斤“毒生姜”运进杭州,差点流入杭州市场。所幸,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例行检测中发现,及时截获销毁。
而记者走进近江水产品市场,更加切身感受到杭州食品安全检测制度,“捉拿”不合格农产品的高强本领。仅在一个近江水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员凭借过硬的快速检测方法,半年发现229个批次不合格的农产品,并及时封存销毁,保证了百姓餐桌的安全。
这样看,即使不合格的农产品如何“魔高一尺”,我们的防范体系完全可以做到“道高一丈”。
记者手记
C
马大嫂们都关心“菜篮子”是否安全放心。每天上午,当她们拎着“菜篮子”,在农贸市场选购各类菜蔬时,她们却不知晓:几个小时前,为保证杭城农产品安全,杭州市308名农残检测员每天早早上岗,检测食品安全。
今年起,杭州主城区所有农贸市场内,都安排了至少一位专业的农残检测员。检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农产品或水产品,立马就地销毁或封存。
- 高温天 宁波“菜篮子”供应充足 肉菜价格稳中有降
- “菜篮子”“米袋子”如何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
- 直通"菜篮子" 农商对接做活嘉兴农业多产业融合文章
- 伏休期菜篮子工程 平价水产品和豆芽今起供市
- “菜篮子”直销店:“菜篮子”基地直通到市民餐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