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地铁“纳凉事件”的深思 高温关怀体现公共服务艺术
2013年07月26日 08:13:53

  炎炎夏日,各种避暑纳凉方法层出不穷。近日,杭州地铁的“纳凉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这起事件引人思考:对待“纳凉族”,我们该有怎样的胸怀?对待避暑刚需,城市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服务?

  据介绍,杭州地铁关闭空调仅发生一次,而且事出有因。应该说,地铁管理方出于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考量“不提倡”纳凉,是对公共资源专业利用和公平分配的负责。若是出于公共管理需要,对纳凉者进行婉拒劝阻亦无可厚非。在这问题上,民众无需紧盯某个机构不放,更多的是要寻求一种环境补偿和人文关怀。

  满足普通民众的避暑纳凉需求,是一种公共服务的延伸。对纳凉的普遍需求,只要不妨碍自身功能和安全,不妨从设计上给予考虑。

  在国外,会有许多类似于“社区中心”的公共场所,在极端天气,它会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庇护。杭州许多社会机构一直以来也都在不断探索纳凉模式。每到夏季,乘凉成为杭州图书馆培养市民阅读氛围的好契机;各大超市、商场乘凉位上也常“客满”。去年,包括曲阜、巢湖、湖州、温州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倡导沿街商铺设立“爱心避暑点”;而上个月,江西吉安市政府直接发文要求公共场所为群众纳凉避暑提供方便,前提是保持环境整洁和秩序良好。

  把纳凉工程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延伸,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突出对特殊行业如环卫工、建筑工等露天高温作业者提供“清凉”设计,并纳入“防暑降温”的监管与管理中保障提供。公共场所、商业机构在确保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应允许公众逗留避暑,形成倡导性的义务、惯例,并内化成杭州“最美”现象的一部分。

  作为公共管理,有关方面需要在整体公共利益与部分群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而个人在获得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应严格遵从公共规范。群众在公共场所纳凉,“膀爷”少露点,环境爱护些,服从秩序管理,这些都是市民文明的体现。有关部门对特设纳凉场所进行硬件改造,增设文化娱乐项目,丰富纳凉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却也不失为一道特色人文风景。

(杭州日报)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尤建明 编辑: 陆海旻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杭州地铁再迎纳凉大军 打赤膊席地而坐垃圾丢了一地
  • 乔司停电近千居民进入地铁站乘凉 空调打到18℃
  • 杭州地铁1号线,乔司站再次遭遇纳凉大军
  • 离地铁站最后一公里,停车费成了一道坎
  • 地铁乔司站涌进700多纳凉人 呼吁文明纳凉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