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1日讯
抽到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省书协副主席鲍贤伦写的“福”字时,坐在残疾车上的陶根生刹那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暖流,让他备感温暖。
100个“福”字,100张笑脸,100颗温暖的心……昨天,寒风冷雨吹不走送“福”大会现场涌动的暖意,由50多位书法家亲笔书写的“福”字,找到了各自的主人。100位本报幸运读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一份份滚烫的新年祝福带回了家。
把第一个“福”让给残疾读者
为了得到“福”字,陶根生吃过午饭就摇着车出发了。可等他赶到报社后发现,幸运读者的队伍已蜿蜒数十米。原定送“福”时间是下午2时,可下午1时刚过,人就多得不行了。
记者在报社大楼下看到陶根生时,他坐在一辆手摇残疾车上,车龙头前支着一把大雨伞,而他的裤子、鞋子已经湿透了。他告诉记者,自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报社。
陶根生并不是排在第一个的读者。可是,当排在前面的幸运读者听说他的事情后,都愿意把第一个“福”字让给他。
下午1时40分,陶根生拿到了“福”字。“我腿脚不方便,只好早点赶路,但赶到时还是比别人迟了,没想到居然拿了第一个‘福’字,开心开心!”陶根生激动地搓着手,“希望这个字能保佑我16岁的女儿健康快乐。”
红衣服为东北姑娘带来好运
送“福”活动一开始,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写满了浓浓的憧憬和期盼。
黑龙江姑娘李志,昨天穿着一件大红的羽绒衣,匆匆赶到会场。这件红衣服,也为她带来了好运。她抽到了中国书协副主席、省书协主席朱关田写的“福”字。
“哇,我今天出门特地挑了一件红衣服。”李志兴奋地告诉记者,3年前,作为建筑领域的引进人才,她和丈夫一起来到杭州打拼。如今,他们已经在杭州安家。而这个“福”字,也将为他们温暖的小窝增添喜气。
昨天,通过热线、电子邮件和网络跟帖3种方式产生的100位幸运读者都满载而归。
继去年之后,本报“新年送百福”活动已是第二次举办。在省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下,今年的“新年送百福”活动自去年12月12日启动以来,众多读者参与,50多位知名书法家泼墨挥毫。在新年来临之际,由“福”字带来的感动、快乐和期待,让这个冬天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