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周光明
援外时妻子怀孕6个月早产
“成熟了,会关心人了。”周光明妻子黄素珍一说起丈夫的志愿服务经历就说,“如果他去,我还会支持。”
周光明是杭州蚕种场团支部书记,他服务的地方叫ARDAITA ATVET COL-LEGE,是距离埃塞首都近300公里的一所农学院。
他住的是保姆房,“中午来水了,一打开那个坏了的阀门,水如喷泉,整个房间变成池塘。”
对周光明来说,这算不上什么困难。去年,他登上飞往埃塞飞机的前几天,得知妻子怀孕了,但他没有当“逃兵”。
但妻子太劳累了,胎儿6个月大时却因早产保不住了,接到电话时周光明嚎啕大哭!
“一年里经历了很多,但最后发现,很多困难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现在的周光明很乐观。
当地人的乐观让我感动
整个农学院只有两个年级,两年制。计算机房里有18台电脑,周光明教授计算机课程,学生年龄层次不同,上课时经常要一遍一遍重复。
“上课时,经常有学生或老师叫了咖啡送到课堂上,我从不知道是谁送的。当地人也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穿得破破烂烂,但每天都开开心心,对我影响很大。”
其实去埃塞俄比亚服务前,周光明就是单位里的活跃分子,是一名做了八年多的老志愿者。回国后,周末他还继续参加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胡勇军
装病来排队看中医他已在回埃塞的路上
胡勇军,原杭州市上城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针灸推拿师,联系他时,他已在北京,准备启程前往埃塞。“下定决心了,趁年轻,再闯一闯。”重返埃塞的胡勇军是为建立一所中医学院,传播中医。
首批援埃塞志愿者中,胡勇军年龄最小。他在巴赫达尔联邦医院的理疗中心服务。
刚开始,胡勇军闲得发慌,每天找他的只有两三个病人。但一周后,病人多了。
有位患者两手不能动弹,两次治疗后可以拿起书。还有一位患者,最初是四人抬的,五次治疗后可以拄拐杖走路。有意思的是,一些当地人为了想领略一下中国针灸的神奇,装病来找胡勇军给看看。
“每天有三四十人排着长队等在门口。”胡勇军只得采取预约制,他从国内带来的2万多根针,回国前一个月全用完了。他还在当地招收了两位徒弟,推广中医理念。
梦想在埃塞办中医学院
中医能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肯定,让胡勇军又意外又骄傲。
“治愈的病人朝我竖大拇指,或握手表示感谢时,我非常开心,就像小时候得到别人夸奖一样难忘。”胡勇军说。
“中医在埃塞很有前景,我能做点事情的。”回国后,胡勇军办理了辞职手续,重返埃塞,为着中医学校的梦想勇敢出发了。
志愿者谢峰
一出现就会迎来尖叫声
留在埃塞中资公司工作
谢峰原是杭州一外企的机电工程师,去年10月底志愿服务期满后,被中地海外有限公司驻埃塞的分公司看中,留在了当地,没回杭州。
“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前,大都能收到当地中资机构的邀请函,他们非常欢迎志愿者。”杭州援埃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徐莉说,在埃塞的中国人有三四千,政府机构的、中资公司驻埃塞的,当地各行各业都有中国人。
记者这一周来多次联系谢峰,但电话不通,他的QQ也一直不在线。谢峰的父亲说,可能出差去了。
之前,谢峰在巴赫达尔的一所大学服务,教授机械、电子、市场、木工四个专业。“他很受欢迎,一出现在课堂,就会迎来尖叫声。”徐莉介绍说,谢峰是个闲不住的人,学校放假后,他就去中资公司帮忙,表现获得了他现在公司的认可,就被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