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这是一个劳动奉献、创业创新的时代。朱建林、邓飞、赵荣华、卢卫民……一群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人向我们走来,他们是在“劳动伟大——浙江省职工创业创新‘双十佳’”评选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是创业创新时代新篇章的奏响者,更是新时期工人的骄傲。
创业:在逆境中不断奋起
翻开创业“十佳”的简历,可以看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遭遇过各种挫折,有7位是从企业一线下岗后,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从无到有、再度崛起。
杭州巾帼西丽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常菊,原是一名随军来杭的军嫂,2001年由于原工作单位撤销,43岁的她下岗了。下决心要闯出新路的她,从别人不愿做的殡仪馆保洁起步,在家政市场里闯出了新天地。如今她已承揽了杭州29条、320万平方米道路的保洁,服务单位从殡仪馆发展到六和塔风景区等10多家,她的“巾帼西丽”品牌独占杭城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的鳌头。
一个人跌倒了爬起来也许不难,难的是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能勇于面对。绍兴市浙江盛洋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利明曾遭遇3次下岗3次分流,但他从不气馁,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激励自己不断拼搏的动力。天道酬勤,从普通工人、车间主任到四项实用新型产品发明的专利权人、浙师大兼职教授……叶利明一路走来,一路成长,2007年他的企业实现产值5亿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成功就离你不远了!”这是叶利明的创业感言,也是无数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创新:于细微处见精神
谈起创新,人们总会联想到那些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的岗位,其实生活中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十佳”中不少都是一线的普通职工,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创新的思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缙云县电力局工器具管理员邓飞,原是缙云县某供电所的一名线路班长,10年前一场车祸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为照顾他,所里调他到工具室担任保管员,可他却在这份平凡的工作中“捣腾”出多项创新成果:“锚桩定钮头”、“抱杆固定器”……这些小发明小创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供电所产生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如今邓飞又组织起一个专搞日常发明的“QC”小组,带领更多职工创新。
一项小小的技术革新,就能产生巨大财富。嘉兴市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熔化工段长周志祥刚进企业时,压缩机炉衬使用寿命很短,只能熔化2炉铁水。为解决这个难题,他认真钻研、不断改进和创新筑炉工艺,炉衬寿命在他手下逐年提高,20炉、44炉、100炉……2007年,周志祥筑造的炉衬寿命达到1707炉,创造了国内同行业的奇迹。炉衬寿命提高后,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仅2006、2007两年,他的创新成果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24万多元。
创业创新: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
成就自我,造就他人,对双“十佳”来说,创业创新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舟山市浙江炜驰机械集团董事长董伟国,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他时常告诫自己,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他主动向下岗失业人员伸出援手,仅1998年、1999年企业就吸收下岗失业人员近100名,目前企业有60%是下岗职工。而下岗后办起职业技能培训班的江山市宏兴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笏兴,至今已为4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进行了技能培训,他们的就业率达95%上,学校也成为江山市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基地、衢州市技术蓝领培训基地。
对许多创新者来说,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是推动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富阳市浙江富通集团技术员卢卫民和他的研发团队10年磨一剑,研发的光纤预制棒项目的工艺和技术属全国首创,在光纤的翘曲特性控制等技术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了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