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三论深入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润泽生活,文化丰富心灵。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广大百姓文化民生的主要途径。我们要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牢固确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要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集中力量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等问题。加强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着力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
要抓好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精心组织好重点作品创作和生产,继续发挥文化精品工程的龙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批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一流水准的文化精品力作,着力扩大浙江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度,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出版更多基层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要抓好公益性文化活动。继续探索各种文化下乡的有效形式,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农村“种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支持开展各种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基层提供志愿文化服务。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文化俱乐部、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文化“低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