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完成一篇2500多字的文章,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一个自幼脑瘫、四肢瘫痪的残疾人而言,完成它需要多久呢?34岁的桐乡女子钟华寅,给出了她的答案——13年。
从1995年4月6日到今年4月10日间,仅仅靠了一把剪刀、两本笔记本和几打彩色粘纸,钟华寅用口鼻“剪贴”出一篇励志散文《愿望》。
昨天,记者来到桐乡市学前社区,见到了这位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大女孩”。
一出生就患脑瘫无法言语
轮椅上的钟华寅一身蓝衫白裙,黑发雪肤,带着超脱年龄的天真。见到记者,她微笑说了一句“你好”,吐字虽然模糊不清,但音调很准确。
母亲李静英说,华寅刚出生时窒息了,医生合力抢救了40多分钟,才哭出第一声。
但因为大脑严重缺氧,华寅一出生便患上脑瘫,口不能言;四肢也瘫痪萎缩,无法站立。
为给她看病,一家人操碎了心,每周带她去一次杭州的大医院,9岁时已经跑遍杭州、湖州、温州等多家医院。
眼看同龄孩子开始上学了,华寅却连一句发音清晰的“妈妈”都喊不出。因为没有自理能力,华寅从小到大没念过书。
直到17岁那年,父亲不忍见女儿目不识丁,便拿出一本《新华字典》开始教她认字。
华寅学习能力很强,不久就掌握了一些常用字,学会了查字典。平常一个人在家时,她就翻看报纸,遇到生字就查。
用写作记录心路历程
自学了4年,华寅有了写作、倾诉的欲望,但双手无法握笔写字,她想了个主意:用嘴叼着剪刀把字剪下来,贴在本子里做成“剪贴文章”。
首先,华寅决定给外地的表姐写一封信。她找来几张彩色贴纸,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剪刀把轮廓抠出来,再粘到纸上。信只有短短几十字,却花了半个月时间,但这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信心和乐趣。
1995年,21岁的华寅决定写文章记录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每天闷头剪字、贴字。
平常人写一个字,顶多用两三秒。对于华寅来说,这个过程要漫长和艰苦很多。除防止一刀下去剪错,她还要不时用鼻子调整纸的方向,算下来,平均一个字要花上两个钟头。
“写之前我就想好了,要给爸妈一个惊喜。”华寅说,这个秘密她一瞒就是13年。
终于,今年4月,华寅的爸妈看到了这两大本厚厚的“剪贴文集”,女儿的心血让他们“一半心酸、一半感动”。
在这篇名为《愿望》的文章里,华寅写道:残疾人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如果因为这份特殊我们就变得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话,那我们跟庸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学前社区的安主任对华寅赞不绝口:“我认识这孩子10多年了,她很坚强。她的文章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们。”
“我会活得更坚强”
如今,华寅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发短信。她先用嘴在手机按键上放一枚钢发夹,然后用下巴抵着发夹按键输入。输入记者的名字加手机号码,她只花了不到3分钟,“接下来,我要用手机写一些东西。”
北京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华寅说,她最喜欢看女排比赛,最喜欢的运动员是女排主攻手杨昊。“上一届雅典奥运会中,女排姑娘们奋力拼搏,让我印象很深。”华寅说,“这种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