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院书香,听朗朗书声,每当走进西湖区,便会有浓浓的文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不仅有着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数十家高等院校;在这里,更有着求是、学军、杭十三中、文三教育集团等一所所汇聚了优质教育资源,并令众多家长、学生趋之若鹜的中、小学名校和幼托机构。
回望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杭州城西出现了显著的“住宅郊区化”现象,一个个新楼盘拨地而起,居民随之大量涌入;与此同进,教育从三十年前的边缘地带走到了现在社会主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经途径,而送孩子“进名校读书”则成了当下几乎每个家长的愿望。
如何让多年来一直“扎堆”在老城区的名校,跟随城市化的步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近年来,西湖区通过推行名校集团化战略,把名校的校区扩展到每个新区,把优质教育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连锁办学名校资源进家门
上世界90年代末,新建小区在杭州大量出现,择校读书的矛盾日益突出。一边是名校“吃不了”,家长、学生期盼更多优质教育;一边是弱校、新校“吃不饱”,担忧生存和发展。“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应时而生。
1999年伊始,求是小学先后在蒋村商住区接管了两所配套小学,成立竞舟路校区、华立星洲校区,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随后的几年间,该教育集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开设班级77个,在校学生4000人。教育质量和管理普遍得到家长的认可。
“以强带弱”,求是小学的成功尝试,带动了西湖区连锁办学如火如荼开展。文三街小学建立了嘉绿苑校区、文苑校区;西湖小学建立了府苑校区、文新校区;十五中建立了西溪校区;文新幼儿园建立了富城园区;文一路小学接管了白荡海幼儿园……截止目前,西湖区连锁办学的学校达到16所之多。其中,已先后成立的6大教育集团中,既有求是教育集团、文三教育集团、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和杭十五中教育集团这样纯公办性质的教育集团,也有杭十三中教育集团这样“公办+民办”性质的教育集团,还有育才教育集团这样“名校+民工子弟学校”性制裁的教育集团。此外,还有10家连锁办学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涵盖了21个校(园)区。
据统计,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连锁办学等策略的实施,西湖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覆盖率提高到了92%以上,受益学生达到全区中小学学生数的94%。
创新机制确保名校含金量
名校连锁办学,快速复制名牌,有的家长不无担心:这种“跑”的速度,会不会使名校这杯牛奶被稀释?然而,时间和实践都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西湖区在推进中校集团化建设中,通过实施统一的品牌和统一的质量标准,给百姓端上的仍是原汁原味的牛奶。
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很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学校管理体制的良好运作。西湖区在搭建名校集团化平台的过程中创新举措,采取紧密型模式,实行扁平式管理,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配置力等手段,整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创新教师成长新机制,锻炼、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杭十三中教育集团制定了“优质课共享”等多项专门制度,保证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又如各教育集团在建设校园网综合应用管理平台时,实现多项并一的管理方式,利用“联合备课系统”、“论文交流系统”、论坛等多个二级主页,有效提高了集团的工作效率、资源共享率和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如同西湖区教育局局长吴吉春所说的:实施连锁办学,就是要使新校在名校的带动下,高起点高发展、快速度腾飞。这项工作成功与否,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据该区对650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4名家长对集团化办学的成效表示满意,满意率为8830%。同时调研中还发现,实施集团化办学或连锁办学的学区中,外出择校的学生少之又少。
另据了解,根据规划,西湖区未来共将配套学校82所。其中,小学52所,中学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为让更多的孩子沐浴在名校的阳光下,西湖区将继续深化名校集团办学管理体制,同时培养形成一支400人左右的省、市、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出20名左右在省市有知名度的优秀校长群体,使全区优质教育惠及面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