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一台打着“中国制造”旗号的振中MD型多功能钻孔机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作为我国桩工机械行业中生产振动打桩机规格最多、品种最齐、功能最大的骨干企业,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多年来发展迅猛,从一家庭作坊迅速成长为国内老大,从只赚人民币,到日元法郎通吃。如今,它凭着高端技术优质产品,屹立在世界桩机业的最前端。
对企业发展的奥秘,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曹光夏不假思索地亮出了其引以为豪的“红牌”——建设全省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为浙江民企党建史上写下开篇一笔。“党支部是企业的主心骨,她总能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把好方向掌好舵。”曹光夏说。
建支部为企业寻顶“红帽子”
振中建立党支部的初衷很简单。“为了早点听到到党中央的声音,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企业。”曹光夏说。原来,自1983年曹氏兄弟组建振中企业以后,由于产品销售对路,几年后企业就颇具规模。曹氏兄弟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党的伟大,也发自内心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但于其父辈及家庭在过去多次的政治运动中受到过冲击,在他们兄弟中总有人担心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党的政策方针不一致,从而就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渴望与党中央拉近距离,能及时地听到党的声音。
同时,在那个红色年代,好多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民营企业。一些客户上门了,对产品也很满意,但总犹豫不决:这个个人老板会坑我吗?这给当时的曹氏兄弟犹如当头一棒。于是,在当时很多民企业忙着拉客户赚钱、国企在搞“党委领导”向“厂长负责制”转变的时代,曹氏兄弟却忙着给企业找顶“红帽子”。因为,他们深知建立党组织有利于提高企业政治地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的一笔无形宝贵资产。
1987年初,工厂向当时的城关镇工办、镇委递交了建立党支部的申请报告,并立即得到了当时城关镇工办、镇委领导的支持,申请报告转送到了瑞安县委、温州市委,最后温州市委同意了振中厂建立党支部的申请,1987年9月原瑞安城关镇党委对振中企业建立党支部的报告作了批复,企业主要创始人曹光夏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好支部为企业发展“把好舵”
有了党支部后,能及时听到党的方针政策,和客户的关系更密切了,企业的发展也更快了,这些都在曹氏兄弟的预料之中。但让曹光夏收获更大的则是,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下,公司上下扭成了一股绳,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支部成了企业的主心骨,在企业面临重大抉择时,她的建议总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就像“指明灯”一样,照亮了企业的发展。
1995年,公司准备与日本建调株式会社共同开发当时国际上最为先进的DZJ (EP)系列偏心力矩振动桩锤,当时公司领导层存在不同的看法,难以决策。就在这个时候,公司党支部召集党员技术骨干进了讨论,集思广益,在充分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果断向董事会提议与日方合作开发。正是这次党支部在关键时刻参谋献策,公司成功地与日方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实现了产品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型。合作以后,公司当年净增销售额1000万元,后又成为瑞安市首家成立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
目前,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18名。在振中公司,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哪里是关键,那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那里生产就安全。公司推行ISO9000标准期间,当时正处于时间紧、任务重的紧急形势之下,技术开发部经理忻尚义,以一名老党员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能力,加班加点1个月,按时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企业发展,青年党员、供销部经理谢作荣主动提出将出口机型转向国内市场,这个两条腿走路的建议得到党支部、公司领导肯定并实施后,公司当年的效益不减反增。
正是由于党组织、党员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导向、帮助作用,才使振中公司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不迷失前进的方向。现在,每逢公司做出重大决策时,党支部都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和研究,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公司还特别规定,让党支部副书记也列席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新闻链接:
目前,瑞安市共有非公企业5193家,职工261822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9家,建立党委2家,党总支1家,党支部677家,党员5237名,入党积极分子96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