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武义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已有353个自然村15355户47万人搬迁下山,占全县总人口1/7,下山农民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十几倍,实现了下山三五年胜过山上五百年的快速发展。
武义下山脱贫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习近平、张德江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入编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作为典型在2004年5月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作交流。
武义县海拔800米至1560米的高山有101座。15年前,有353个自然村的农民世代居住在这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深山之中,耕地稀少,收入低微,生活贫困。为使这部分农民早日摆脱贫困,武义县委、县政府曾想方设法予以扶持,帮助修路,发展生产,但成效甚微,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怎样帮助高山深山农民彻底拔掉穷根?经过深入调研,武义县委、县政府决定改变传统扶贫方式,探索“搬迁下山、异地脱贫”新路子。1993年,武义县开始下山脱贫试点;1994年,武义县正式颁布了全省第一个专门引导和鼓励农民下山脱贫的县政府令——《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下山脱贫工程正式拉开序幕。海拔1041米高山上的俞源乡九龙山村,有村民189人,在移民下山前,8年没有建一间新房,7年没人娶亲,5年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42个大龄青年娶不上老婆。整体搬迁下山后,仅两年,村里就有13个大龄青年找到了对象。老支书当年在为青年们举办集体婚礼的门上,贴上了一对自己撰写的对联:“蜗居高山五百年,天翻地覆大变迁”,横批是:“下山脱贫好”。武义县对下山移民的产业开发有“特殊照顾”。县里安排干部结对帮扶,引导下山农民发展名优茶、城郊型蔬菜等效益农业。同时,降低产业化扶持政策“门槛”,提高补助标准。县财政还每年安排三四百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下山移民可优先报名和优先挑选培训工种。原西联乡水碓坑村村民谢伟忠通过下山移民创业贷款等特殊政策,筹资20万元跑到江苏昆山开超市,每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