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统筹城乡,关注民生,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行动实施7年来,全市共投入新农村规划建设资金4439亿元,共有142个村启动旧村改造,开展环境整治538个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89153公里,解决了2613万人的饮用水问题,新增绿化4206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8880盏;建成农村室外标准篮球场970多个,健身路径200多条,组建宣传文体队伍1500余支。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7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0个。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日渐完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001—2002年,义乌市制定下发了《旧村改造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的若干政策意见》,在全市农村大力开展以“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市政府每年下拨1亿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2003年,率先制订并实施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2005年,义乌市启动“四级联动、全民参与、网络化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集中收集处理工程,组建了村、镇、市三级环卫队伍,在每个村配备卫生保洁员,完善垃圾房、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地下管道实行集中厌氧处理;通过清淤、疏堵、引水,使河沟、渠、池塘、水库等水利设施连为一体,形成城乡水体的有效良性循环。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开始,义乌市以农村“双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和“乡风文明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市97%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五个有”(一个室内文体活动室、一个室外活动场所、一支宣传文化队伍、一块宣传橱窗、一批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牌),广大农民学习有课堂、活动有去处、娱乐有场所,农村在道德风尚、文化队伍、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大力实施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政策,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政策不断完善,村(居)参保率达100%,全市建成规范化农村卫生室389家,城乡社区卫生覆盖面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