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8日讯 近日,嵊州市区东前街29号发现一处名叫“昌后堂”的旧址,基本保存完整,现作为普通民居使用,一位名叫朱刚的嵊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考证,认为这处老台门与历史上著名的越医专科世家之一的“竹氏妇科”有着紧密关联。
一代名医曾在此坐堂
两扇发黄的古旧木门和高高的石门槛、条石砌成的门额上隐约有三个精美刻字,右侧一个“昌”字很是清晰,朱刚在周围居民的协助下,取来了竹竿,将“文革”期间覆盖在左侧两字上面已经斑驳起翘的墙灰轻轻敲落后,门额上“昌后堂”三个楷体阴刻的繁体大字清晰显现了出来。
朱刚回家翻查资料,在《绍兴史志》中发现一条关于“嵊县城中昌后堂”的介绍:“嵊县竹氏妇科,以芷熙医术最精……至城中后,先后在昌后堂、天德堂坐堂行医,诊务频繁。”至此,才发现原来昌后堂曾经有着这么一段隐秘的剡城旧事。
专科世家的严谨学风
据资料记载:嵊县竹氏妇科,系清嘉庆年间竹秉仁所创。竹氏世居嵊县,秉仁之子忠高、孙篆甫均承家业。篆甫传子芷熙、芷源,授徒张禹川。
竹氏妇科中,尤以芷熙医术最精。竹芷熙中秀才后,弃儒行医,迁王山头村(今属浦口街道)开业,既承家学之长,又能博采众长,于医理多有创见。曾受聘《绍兴医药学报》为特约撰稿人,发表《胎前忌用熟地说》、《产后忌用黑姜说》等论著。后来随着名气的渐大,竹芷熙来到剡城,先后在昌后堂、天德堂坐堂行医,诊务频繁。河北名医张锡纯十分赞赏芷熙的医德医术。芷熙所注《医学备要》已佚。《妇科医案问答》一书,有谓系芷熙所著,现存抄本两种,可窥竹氏妇科理论与方治特色。
越医在漫长的求索过程中,形成了几大不同凡响的流派,嵊县竹氏妇科作为越医的十大专科世家之一,对于当地民众医疗康复、妇女保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昌后堂,曾经的坐堂诊疗之地,见证了竹氏妇科医学传播发扬的历史。
经了解,嵊县竹氏妇科至今仍有后人传承,目前已传至第四代。目前,该建筑已引起嵊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