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是中国传统的形容老年人的词,这个词,让很多老年人认为,年龄大了,掉牙也和白发、皱纹一样是正常现象。
对此,杭州市口腔保健领导小组专家组专家主任医师陈凤珍指出,其实,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只要做好口腔保健,健康的牙齿完全能伴随人的一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8020”操作性很强的目标,即到80岁至少保存20颗能够正常咀嚼、保证生理需要的功能牙。
那杭州情况怎么样?在今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前夕,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在杭州临床治疗调查中发现,在65-74岁的3万多名城乡居民中,一成多的人做到了满口牙一颗不剩,仅五成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但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很高。
专家指出,这些情况导致很多中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并由此引起或加重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关节疾病及并发征,严重危害全身健康。
怎么样才能做到不会变成“老掉牙”?
专家提出6点措施:
每顿饭后最好都能刷牙;正确使用牙线或牙签;常做叩齿功也有效;不让牙齿“水深火热”;保护好现存的健牙;使用合适的牙膏。
专家还介绍了一种专门的口腔保健操。
揉穴。有手指揉按两则的上关、颊车穴位。
叩齿。轻叩上下牙齿,可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与咀嚼能力。
搅海。用舌尖往返舐舌两侧的齿龈,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牙龈疾患。
漱津。一手按摩上颌,一手按摩下颌,具有清除口内污物、减少口中细菌的作用。
下颌运动。即速度缓慢,用力轻微地做张口、闭口、前伸、侧转的运动。具有增强一步下颌关节活动能力和固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