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员的健康档案由场所统一保管。
胡元勇 摄
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26岁的陈玲(化名)是杭州下城区某洗浴中心的服务人员。“入行”两个年头,她不禁替自己的健康担忧,偷偷去医院做HIV抗体检查。
每次领回报告单,陈玲匆匆看过几眼后,就会扔掉单子。
或许,她今后不能再这样“处理”报告单了。从今年3月份开始,下城区在桑拿中心、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试点建起了“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
很多和陈玲一样的高危人员拿到HIV抗体检查报告单后,须交给娱乐场所的管理人员,登记到统一保管的档案中。
来自下城区卫生监督所的消息说,截至目前,下城20多家桑拿中心、KTV的200多名高危人员有了健康档案。有关部门也正计划在全区相关场所推广。
动态记录服务人员健康状态
下城区某桑拿中心营业已有数个年头,规模不是很大,除去场所管理人员后,有10多名女性服务人员。
前一阵子,这个桑拿中心的老板从卫生监督部门领到了10多份高危人群健康档案,被要求对每一名服务小姐的健康状态进行动态记录。
从健康档案的内容看,档案由艾滋病预防知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联系电话、从事“此行业”时间等),以及体检记录三部分组成。
“主要是登记HIV检测结果,还要写清检查的时间。”知情人士说。
“她们以前扔掉了太多报告单。空口无凭,我们在调查中很难判断是真是假。有了健康档案,我们就能通过白纸黑字掌握具体情况。”下城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胡立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卫生监管角度来看,建立健康档案,最直接的一个作用就是缓解了对这些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监管难。
“桑拿、KTV等公共场所的技师、公关人员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监管对象。但这些从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给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胡立群说,建档工作不仅使高危人群都在卫生监督人员的“掌控”之中,方便今后传染病学调查,无形中也督促经营单位增强自身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档案由娱乐场所集中保管
据下城区卫生监督所有关工作人员说,他们建立这样的健康档案,当初是受到了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的启发。“但高危人群健康档案,不要求对个人的所有健康问题全面记录,着重关注性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
“体检记录尤其要求高危人员注明HIV检测结果,并须附上体检报告的原件或者复印件,最后由娱乐场所的管理人员签名证明。”相关工作人员说。
胡立群告诉记者,健康档案原则上要求由娱乐场所集中保管,并要及时更新信息,随时供卫生监督人员检查。
“我们主要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联系,由他们具体操作,给那些高危人员登记健康状态。试点两个月,这些场所反馈过来的情况还不错。”胡立群说。
“当然,从我们的检查结果看,少数娱乐场所包括从业人员还是不大理解,健康登记也不是很积极。这还需要我们引导。”
有意在全区相关场所推广
目前,下城区卫生监督所正在积极地试点公共场所高危人群健康建档工作。如果效果不错的话,他们有意将这项工作向全区范围包括洗头店、休闲店在内的相关场所推广。
当然,要真正推广这项工作,还需要面对几个问题。
经营场所统一保管档案,如何避免产生个人隐私纠纷?
下城区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员说,很多娱乐场所对从业人员知根知底,从现实情况看经营场所不可能向外泄露个人信息,更不会出现产生某些纠纷后拿这个档案相威胁的情况。“现在也没有单位提出来说因为这个问题而做不下去了。”
如果经营场所倒闭或者停业了,这些健康档案如何处置?
胡立群说,试点工作中,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这是一项创新的卫生监管办法。在试点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摸索。”胡立群说,“至于场所服务人员离职时能不能带走这份档案,这由双方协商决定。”
向全区相关场所推广的难度在哪里?
胡立群说,主要是这些场所高危人员的流动性大,“今天看到的人明天就可能不在了。”很难做到100%覆盖,比如那些街头巷尾只有两三个人的小休闲店等,难以监管。“但我们会尽量覆盖所有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