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桐乡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牢牢把握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改,采取七种措施扎实有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关于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若干意见》等10大政策措施,建立了市、镇、行业三级企业分级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转型升级的财政补助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如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30强企业的资金调头,各镇街道也成立区域或行业协会,搭建融资平台,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压力。同时,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积极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率下降等各项优惠政策,年内可减少企业负担2亿元。
二是强化服务。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以齐心服务发展、全心服务企业、热心服务群众、真心服务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心服务”专项行动,组建助企转型等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政策、信息、法律、项目、科技等送服务活动。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开展“四心服务”专项行动314个,5311名党员干部参加了服务行动,受惠企业7200家。如市科技局计划帮助17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使其依法享受15%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市人事局启动两期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培训课程,为企业培训100名高级管理人员,做好人才资源储备。
三是项目攻坚。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为契机,由市委牵头,围绕转型升级迅速推进“四个一批”共211个项目,即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一批服务业项目、一批政府投资项目、一批社会民生项目,其中市级重点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和服务业项目共156项,全年计划投资66.39亿元。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其中90个重点项目,躬身实践,全程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市级领导干部共到项目现场办公118次,为企业解决问题237个,推动企业在经济困境中抢占转型升级先发优势。
四是招商选资。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环境,精挑细选项目,瞄准机械汽配、光机电、电子信息、新特材料等四大产业开展招商。同时,在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的提高、含金量的提升,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如市经济开发区建立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达5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利用现有的新能源企业重点引进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及LED照明、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
五是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新科创中心、毛衫检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培育力度,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身创新水平和经营能力。如今年重点实施的以桐昆集团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生产线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确保化纤业在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邀请大院名校专家共建皮毛技术创新平台,为全市相关行业近100家企业的科技进步、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
六是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双重积累,变“无牌”、“贴牌”为“有牌”、“名牌”。如针对蚕丝被服行业低端发展的现状,指导组建洲泉蚕丝被服行业协会,引导制定行业标准,并设计申报集体商标,帮助企业注册自有商标20多个,推荐银桑、维纳斯等商标参评著名商标,引导企业依靠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创建濮院毛衫、高桥榨菜、石门皮鞋三个省级品牌基地和崇福皮草一个嘉兴市级品牌基地。
七是制度规范。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规范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实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巩固壮大化纤、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毛纺针织、印染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绿色照明等新兴产业,逐步转移和淘汰一批比较优势弱化、生产能力落后的产业。如针对小化工、小印染、小电镀等列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目录和桐乡市产业政策导向目录中的淘汰类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淘汰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加大“飞行监测”的密度和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