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也能做成美容笔样式。
要是某一天你发现你的笔还能挖耳朵、或者能听音乐、或者能当作u盘来存储资料,你可千万别意外,因为这些梦想可能很快就会被分水制笔实现。
昨天上午,省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协调组第一组召开分水制笔转型升级专题协调会,到会的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质监局、省中小企业局等8个省政府的厅局负责人,为分水制笔的健康有序发展出谋划策。
小小一杆笔为什么能“惊动”省政府8个厅局来共同出谋划策?因为分水制笔具有浙江块状经济的显著特征——大量同类企业高度集聚、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转型升级缓慢。
事实上,政府已经意识到之前“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了,解决的办法是升级成为产业集群。
日前,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拟通过杭州装备制造业等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抱团”打造数十家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为跨越提供转型升级新样本。
小小一支笔
“惊动”省政府8个厅局
分水制笔业兴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分水制笔业是清一色的家庭作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普遍不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桐庐分水镇政府采取措施,引导制笔业做大做强。制笔企业开始向制笔工业功能区集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制笔主导产业的地位随之确立,全镇逐渐建立了圆珠笔生产、运输、销售的产业体系。
有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08年底,有制笔企业551家,制笔配套企业276家,制笔机4497台,产销各类塑料笔65亿支。但由于没有形成自主销售网络、缺乏区域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等制约了分水制笔的发展,而经济危机以来,国外订单锐减,桐庐制笔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百姓经济的制笔业正处于产业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世界人均一支笔向世界人均一支好笔”转变,如何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根本转变,不仅早已被分水人提上了日程,也引起省市各级政府高度关切。
省经信委副主任杜世源说,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面前,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却暴露出了素质性、结构性矛盾。
股神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金融危机让浙江认识到了块状经济的缺陷和不足,亟须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浙江21个示范区
要设首席专家制度
据省经信委调查统计显示:在浙江,像分水这样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元,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62%、56%,块状经济对于浙江省经济的推进作用十分明显。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而言,浙江的块状经济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掌握的是利润相对较低的生产、组装环节。”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说,“浙江制造”未来发展的关键是把产业链做长,把产业集群做大,把产业链的位置提升。浙江政府应该作有为政府,规划产业集群、倡导有序竞争、鼓励企业衔接GVC与NVC等。
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12年,浙江全省将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左右300亿元至1000亿元、60个左右100亿元至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为实现上述目标,浙江将重点在智力、财力上给予“关照”。在智力上,浙江拟在全省21个示范区建立首席专家制度,针对其行业特点和区域特征,组建相应的专家组,提供具体的技术和业务指导。根据初步的方案,首席专家制度类似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批在技术、管理、营销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行业人才,将跟着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贴近企业,提供技术保障”。
经济学家们认为,产业集群的重中之重是要有龙头企业。只有龙头企业的衍生、裂变,才能逐渐产生并吸引一系列相同、相近或相关企业,在某一地区集聚而成群。
“本土名品进名店”
启动在即
“一直以来,百货商场被誉为是高端品牌的聚集地,成为了消费的主流。但在现实中,当我们走进百货商场时,摆在柜台上更多的则是国外品牌,本土品牌只能徘徊门外。”
出口下滑,大量瞄准国际市场的中国制造商品“掉头”内需市场正变得迫切。为了提升“浙江制造”和浙江零售品牌公众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浙江省商务厅将于近日开展“浙江名品进名店”活动。
“一个商场是利益的群体,它不可能不考虑利润。”杭州某知名商场负责人说,浙江自主品牌的做工、板型不输于国际品牌,其实已被大多数商场所承认,但缺乏底蕴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专家指出,在对商场渠道的简单抱怨和急切热盼之后,本土民族品牌急需厘清的仍是如何定位的问题。“‘门当户对’是国内品牌进入一线商场的前提条件,本土企业品牌一定要与商场定位吻合,名品进名店才能有实质性效果。”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万文英说。
“一个商场的经营是有它的营业指标的,它有末位淘汰,你进去了,你营业额达不到那也不行。”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政府将会以补贴的形式,促成这段“门当户对”的联姻。
经济学家指出,“名品进名店”目前不管从国家而言,还是从协会、企业角度而言,在当前的困难时期,让本土品牌企业能够进入国内名店,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最终按下确认键的还是市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