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7日讯
“今年收成好,亩产可以达到1000来斤哩。”8月11日,常山县天马镇铜岭村种粮大户陈清明笑着相告,他流转了近200亩水田,今年种了83亩早稻,产量达4万余公斤。
笔者从该县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早稻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喜人局面。“这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结果。”县农业局局长李炳根介绍,土地流转促成了规模种植,规模种植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早稻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全县共种植早稻7.32万亩,亩产405公斤,总产达3万吨。“各级政府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使我们一早就有促成土地流转、培育种粮大户的打算。”李炳根掐指算了一下,今年有各级各类补贴不下5种,如中央农资综合直补、省水稻主导品种良种补贴等。为赶农时,4月份,农业局就在同弓乡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在乡村两级建起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和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随后在辉埠镇等9个乡镇推广。目前全县共有1.353万亩水田进行了流转,至此,千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户,百亩以上的有30户。像大桥头乡客弄村村民徐水土,不仅在本村,还在天马镇、球川镇等地流转农田,规模达到了1062亩。
“土地流转为种粮大户适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农业局农作站副站长何水清介绍,以往推广适用技术相对困难,一是农民的意识不高,二是没有积极性。如今种粮大户天天“围”着她要先进技术,在大户的辐射作用下,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塑盘育秧技术非常顺利,育出来的秧强壮,成活率高。她相告,以往实施水育秧技术,1亩秧田只能播种10亩,现在新技术1亩秧田可种100亩。同时,实施早稻管理帮扶举措,仅“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就达15030亩。
购农机有补贴又促使种粮大户纷纷添置农机具,这为农民增收提供了直接可能。陈清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人工插秧每亩100元,机插只需40元,在收割这一环节,雇人收割每亩要200元左右,用收割机只要80元。仅实行农业机械化这一项,每亩至少可节支增收180余元,加上300余元的各种补贴资金,今年每亩可增收近500元。“今年我80余亩早稻,增收4万元不成问题。”陈清明笑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