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色宜人的日子里,笔者前往江山市上余镇江村畲族民族村采访。汽车行驶在半山腰的盘山公路上,平坦的水泥路面感觉不到一点颠簸,山村美景却尽收眼中。谁能想到这个偏僻的深山村,近几年来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修进山窝窝
全村仅有175户的江村,其中少数民族就有68户182人,除布依族4人外,畲族有178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窝里,出门就爬山,走的是羊肠小道,过的是贫困生活。
若要富,先修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塘岭片沿线的塘青、珠丘等5个村的村民,每人各摊派十几个工,修通了包括江村2.6公里长在内的大(溪滩)毛(村)线机耕路。虽说路宽不过3米,但总算买肥料不用到几十里外的李家地方肩挑了,公粮也不用挑到平坦地方交了。然而,一遇雨天,拖拉机就无法上路,村民的行路难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04年,交通部门投资将这条机耕路拓宽,并铺上了砂石,通了中巴车,但遇到连续几天下雨,中巴车就进不了村,民族村农民依然存在出行难。为此,交通部门在随后两年又投资70多万元,加上村组和村民自筹30多万元,将这条通村公路进一步拓宽硬化,从此每天有一辆中巴车在民族村过夜,次日一早开出,村民坐车方便了。
修通了江村中心村出外进城的通道后,有50多户畲族聚居的阳坪自然村的出行难问题又凸现出来。该自然村坐落在中心村对面的半山腰,村民到中心村要翻山越岭近3公里,走的是“野猫路”。对此,政府部门利用阳坪地方的一条大溪落差较大、可开发小水电的有利条件,吸纳社会资金建起了电站。同时,又通过自筹和争得交通等部门支持,于2007年共投入78万元资金,拓宽并硬化了这条近2.5公里长的阳坪至中心村的道路,从此汽车能直接驶进深山阳坪,畲族百姓笑逐颜开。
该村的凉白岗自然村的近百位村民,分布在江村至衢江区湖南镇高垅村沿线,外出走的也是田塍路。在争取得到市林业部门支持后,今年3月,他们投资15万多元,于7月完成了3公里长的林区道路建设,村民从此告别了肩挑手提的历史。最近,凉白岗自然村就有4户村民见路通后,开始动工建造三层楼房了。
说起村里这些年建造起的条条道路,村支书王耀土算账说,从2005年以来,用于我们村道路建设的资金多达200万元,除近80万元是村自筹外,其他都是政府部门支持的。“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光靠我们村的力量,哪能把这么多宽广的道路修进山窝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经济发展增收入
道路的修通,缩短了与山外的距离,村民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高山蔬菜,种起了吊瓜、生姜、西瓜等。原先,该村农民就有种植生姜的习惯,但由于靠肩挑手提,销售不便,一直徘徊在二三十亩之间。而这几年路通后,村民陆续发展,近两年都各发展有200多亩,且有人上门收购,销路不愁,平均亩收入有二三千元。四口之家的卢水根户,去年种的5亩生姜,收入有2万多元,与只能种单季稻的亩收入800多元相比,增收4倍多。种的100多亩高山西瓜,亩收入也普遍在二三千元。村委会主任钟根清说,全村去年特色产业的年收入就达到40多万元,农户年人均增收746元。
阳坪自然村有100多亩水田,过去由于水利条件差,一到夏天粮食作物就受旱。前些年,市民宗局向上争取了4万元资金,在这里修建了引水渠,引溪水灌溉了良田,亩产量提高了100多公斤。该渠在之后造路受毁后,去年市民宗局又向上争取了5万元资金,新建了一条2300米长的引水渠,同时还造了2个水塘,不仅确保良田灌溉,而且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据悉,近些年,市民宗局已向上争取了20多万元资金,用于江村民族村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下一步要在现有特色农业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并发展山区早白菇和建设高标准的高山蔬菜连片种植基地150亩,使更多的村民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增收致富。”王耀土向我们描绘起了民族村未来发展的蓝图。
山外姑娘嫁进山
道路修通了,农户增收了,山外姑娘也乐意嫁进山了,畲族村的一些“老光棍”也娶上了媳妇。
前些年,江村地方年近四旬的毛卓有,在路修通后种好田的同时发展养猪,赢得了外地姑娘的爱心。结婚后,夫妻俩扩大养猪规模,将母猪发展到10多头,去年的养猪收入就达到十几万元,还建起了一幢三层高的小洋楼。他的弟弟毛卓海,也是大龄青年,在外地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姑娘,来到江村看到道路通畅、山清水秀,就与他结了婚,今年夫妻双双在江村栽培了2万袋白菇,是当地种菇第一户。
据钟根清介绍,道路修通前,全村30岁以上至50岁以下的“光棍汉”有近30人,如今只有五六个了。他们或在当地发展经济,或出外打工,带回的外地姑娘看了这里的环境后都乐意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