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祝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浙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稳增长、保民生与促转型、促调整、促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抓住机遇,掌握主动权,在应对挑战中赢得胜利。
一是着力提振信心。我们认真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切实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列”的要求和中央领导同志考察浙江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精神,推动我省经济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围绕“信心”的问题,先后3次召开全省万人电视电话大会,对经济保稳促调和工业转型升级等进行了广泛动员和深入部署,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排难解困谋发展的共识。
二是着力扩大投资。把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要举措,及时出台实施2008和2009两年总额为8811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使全省投资保持了合理的增速。在抓好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农村住房的建设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2亿元,同比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1%。特别是制造业新开工项目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40.6%,非国有和民间投资分别增长了31.6%和37.3%。
三是着力开拓市场。把加快建设营销网络作为开拓市场的重点,研究巩固扩大国际市场、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做实做牢省内市场的思路和举措,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建设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的有关政策,抓好浙江产品贸易(展示)中心、网上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对外投资,努力提高浙江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最近,我省还在北京授牌成立了5家浙江产品营销中心。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内外商务对接活动,加大财政对外贸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四是着力提高消费贡献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增加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积极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为扩大居民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着力帮扶企业。把帮扶企业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加以落实,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政企联动、一企一策”等措施,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和“企业服务年”活动,支持企业实行产业转型、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企业资金保障和科技支撑,切实抓好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争取国家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政策,通过“减、免、缓、停”一批行政事业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等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09年1—9月,全省共减轻企业负担1113亿元,其中省本级49.7亿元。
六是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制定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城”的规划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抓好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培育具有一定规模、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省级和市级创新型企业。
七是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提升三产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在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牢经济发展基础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研究编制了11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制定出台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开展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示范区试点,加大146家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扎实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切实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压缩过剩产能,有效促进了工业的止跌回升和结构优化。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健全城乡新型流通服务体系,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改造提升就业容量大的传统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推动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金融等产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2009年1—9月,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八是着力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了实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度重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编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加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09年上半年全省春粮和早稻生产均实现面积、亩产和总产量“三增”。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多渠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实施新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生产生活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协调推进都市经济圈、城市群和中心镇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的支持力度,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帮扶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和海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初步构筑起以宁波、舟山为中心,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九是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再困难,也不能牺牲环境,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子。我们继续组织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循环经济“991”工程,启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整治,稳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出台化学原料药、造纸、印染3个产业的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监督和考核体系,加快培育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据初步估算,2009年1—9月,我省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COD排放削减3.5%,二氧化硫排放削减6.5%。
十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2009年5月,省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会对深化我省改革开放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省直部门和市县启动多层次、多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等各项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第五次扩权强县改革和强镇改革。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做好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相关工作,全面接轨和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特别是着力抓好对口支援四川省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加大选商引资力度,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大“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进行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体系论证和国外品牌收购,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和影响力。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全省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在实践中升华发展理念的一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化了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认识,深化了对我省经济发展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认识,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行动指南。不论是在经济运行周期的上行阶段还是下行阶段,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攻坚克难中扎实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保持经济运行的总体稳定,并在较短时间内促进经济回升,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较大提高,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能够做到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执行有力,能够做到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两个“能够”是我们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必须自觉遵守的一项政治纪律,也是我们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
必须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各种严峻挑战,我们要放眼世情,着眼国情,立足省情,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当前特别要深入查找浙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反映出来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认真谋划下一个5年浙江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的战略构想和目标任务,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努力形成和保持各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延续、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情况下,我们要不断激发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提振企业和基层的信心,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使各级各部门和企业、银行等社会各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举全省之力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终胜利。
(原载2010年第二期《求是》杂志)